近日,寿光金石研究爱好者张书功编著的《寿光历代碑刻》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搜录了寿光博物馆馆藏,民间散落以及流失外地的寿光碑刻200余通,是寿光首部集拓片、碑文、注释于一体的专业性碑刻著作。
本书内容体量颇大,为16开本,共455面,分为战国刻石、汉画像石、造像记、经幢、石碑、墓志、瓦当、古砖、砚台、方志资料、寿光未收碑刻目录11部分。每一通碑刻都包含拓片、简介、碑文、释文。部分碑刻中还附有作者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收录的碑刻时间上自战国,下迄民国,其中战国“虞大夫”刻石,是目前已知的寿光最早的图文刻石。康有为点赞的“朱岱林墓志”,能够证实贾思勰为寿光人的“贾思伯墓志”,以及刘墉、纪晓岚书写的碑刻,阁老刘珝、斟灌李氏、赵鉴世家、魏琯大族等,本书均有收录。此外,书中还整理了《安致远文集》、民国《寿光县志·金石志》、《羊角沟咫见录》等古籍中的碑刻资料,对文字严重漫漶的碑刻编有“寿光未收碑刻目录”。
据张书功介绍,自民国《寿光县志》搜录部分碑刻后,近100年来,碑刻整理一直无人问津。当他看到民间碑刻或散落野外,无人问津;或被视作不祥之物,砸毁填埋;或以低价贩卖,心急如焚。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寻访碑刻,整理碑文,四年的时间走遍了寿光城乡的角角落落,拜访了当地及外地藏家近百名。本书中200余通碑刻多数得自田野考察,近二十通为流失外地碑刻,均未见著录,为首次面世。这些碑刻涉及政治、人物、建筑、水利、农业、宗教、教育、医学等等,内容丰富,为研究寿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起到证经补史作用。
潍坊市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孙敬明评价此书:“是书绵延传统金石学之余绪,参征考古所获,守正创新。振寿光数千年历史之长风,含蕴万象,霞舒云卷。展卷拜读,如对古人;沧桑之变,宛在眼前。是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