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志愿者袁英:“献爱心不分年龄,做公益不论早晚”

“高考期间,我还参加了文明交通执勤活动呢!只要有时间,我就多做点公益。”袁英是天行健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今年71岁,也是一位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她依然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余热,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老党员退休后“再上岗”

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

“如今政策好了,老年人的福利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党员,我就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袁英告诉记者,她最早是在2009年接触的志愿服务,当时寿光日报招募“菜乡志愿者团”,退休在家的她便报了名,经过层层审核,她成为“菜乡志愿者团”的首批成员。

那年,袁英58岁,是“菜乡志愿者团”150名志愿者中最年长的一位“。虽然我退休了,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发挥余热,不但能帮别人,还能认识很多年轻朋友,让我的退休生活越发充实,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自此,袁英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一干就是13年。

袁英腰杆板直、步伐矫捷,在寿光市区内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她习惯骑着自行车参加,单从背影看,以为她只有四五十岁。十多年来,袁英参与过启爱助学、文明交通、认知症好朋友、佩戴黄手环、孝老敬老饺子宴、婚姻家庭辅导等各类公益活动。2020年,袁英加入天行健公益服务中心,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

“参与公益活动时,我最关注的是老人、孩子。”袁英说,2021年时,她参加了团队组织的“启爱助学”活动,每次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她都会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详细了解孩子情况并做好登记,尽可能通过公益团队的力量长期帮助孩子。同时,作为寿光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志愿者,多次参与家庭婚姻纠纷调解,传递关爱下一代的正能量。

袁英不仅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带动周围很多朋友参与其中。疫情防控期间,在银海社区核酸检测现场,袁英身穿防护服,跟医护人员一起,一待就是一天。每当大家夸赞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虽然我不能再为社会作大的贡献,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热衷公益

用行动诠释老有所为

年过七旬的袁英,依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活到老孝到老”的传统美德。端午节期间,她跟随天行健公益服务中心一起到孙家集街道的信望爱老人院,陪老人们聊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伴老人过节。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感触很深,因为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袁英表示,公益服务中心经常组织义工培训,针对如何陪伴老人、如何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等常识进行专业指导,这让她受益匪浅,也提升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水平。袁英居住的社区里有一位身患重病的90岁老人,平时不便外出,又缺乏陪护。了解情况后,袁英经常到家中陪老人聊天,给老人传递健康养老的正能量。

步入老年人行列后,袁英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不遗余力地继续帮助他人,尤其是老年群体。在她看来,孝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晚辈对长辈的关爱,而是整个社会美德的传递,既不关乎年龄,也不关乎血缘。“志愿服务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也不分亲疏,只要有一颗善良有爱、尊老爱老的心,就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践行。”(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