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花开满城香——寿光市司法局“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他们以法之魂匡正义、引法之理援社会;他们答疑解惑、奉献爱心,为群众点亮法治之灯;他们保护弱小、弘扬正气,用正直和善良温暖民心……他们是寿光市司法局“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

“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由法律专业人才、普法宣传员等组成,以“传播法治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为己任,下沉到村居,走到群众身边,围绕热点法律问题和美德教育,开展专题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队伍成立以来,先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500余场次,宣讲42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2021年,“法德共进”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潍坊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法润菜乡”公益法律服务项目获评2021年度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二等奖。

延伸服务触角

让群众感到“法在身边”

“您知道什么是离婚冷静期吗”“胎儿也有继承权”“见义勇为受伤了,谁来承担责任”……日前,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寇家坞大集上,“法润菜乡·德法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开摊”。普法摊位上,既有普法扇、法律书籍、手提袋、宣传彩页等宣传资料,也有法律工作者现场“把脉问诊”,免费为过往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向赶集群众普及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禁毒、防邪教、反电诈等常用法律知识。这种“接地气、有人气、有实效”的宣传方式,拉近了群众与法律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普法志愿者们还走进巨淀湖风景区、牛头镇村沿街商铺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法律知识,活动现场宣传氛围浓厚。

类似普法活动,寿光市司法局“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经常组织,而“赶集摆摊”是志愿服务队丰富普法载体的形式之一。

为打破传统普法枯燥乏味的漫灌式说教,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开展法治宣传进农村、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法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沉浸”到群众生活、工作、休闲和娱乐等场景中。

“通过活动,不仅让大家对相应的法律问题记忆深刻,更对民法典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这样接地气的普法活动经常走进我们乡村,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红利。”说话的是上口镇东景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少军。他的感受,源于村里举行的一场“法治夜校”普法活动。

当天,寿光新兴法律服务所主任王建亮受邀为村民开展了一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主题的普法讲座,王建亮以案例形式讲解了民间借贷的相关知识,村民们直言受益匪浅。

聚焦群众关注领域,“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积极拓展阵地,着力打造多方位、立体化的法治宣传教育载体,让普法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连续6年开展“法治年画赶大集”“法治年货安民心”系列主题活动,连续4年开展了“法治夜校”“法德共进”系列宣讲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涉农法律法规宣讲;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赶大集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聚焦普法重点

让法治理念根植人心

“这次培训针对性强,符合我们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训,我们真正认清了经营中的法律短板,找到了努力方向,非常有意义。”连日来,寿光市助企专题法治培训班一场接一场,建筑行业、防水行业、窗饰行业、中介机构等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合同风险管理、应收账款安全与索赔、账款结算中的特殊事项等容易出现法律风险的经营管理环节进行详细讲解,给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工作预案和解决办法,为企业家和职工送上法治“盛宴”。

7月19日晚,在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法律顾问徐明的“凉亭普法课堂”开讲,针对村民咨询较多的工伤、劳资纠纷等问题,徐明通过以案释法形式,向村民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村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羊口镇和谐小区,普法志愿者们结合真实案例,向过往群众讲解以“养老”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活动的常用手段和特点,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这些活动,是“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开展“法治护航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志愿者们一手抓重点对象的法治教育,一手抓普法宣传的重点内容。针对企业,组建了“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开通了企业法律问题解决“绿色通道”,下发了《“菜单式”法律服务企业明白纸》,全力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治体检、制度修订、纠纷调解等“菜单式”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志愿服务队提供助企法律服务936件,其中审查企业合同518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174件、参与诉讼非诉讼案件106件等,有效预防和化解企业法律风险,打造了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针对青少年,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精准普法服务。在洛城一中,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开讲,倡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良好习惯;在寿光世纪东城学校,志愿者围绕校园欺凌的情形、后果进行了讲解,对学校、家长、社会各方联手,共同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出了对策建议……志愿者们按需开展法治讲座、法治主题班会、宪法演讲比赛等活动,围绕如何预防“性侵与犯罪、毒品与犯罪、校园欺凌与犯罪”等易发高发领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们还根据不同年级、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学生特点,因人制宜确定讲解方式和技巧,采取PPT课件展示、视频播放、以案释法、答疑解惑、互动演示等多样性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喜欢听、听得懂、有收获,实现法治教育“心贴心”精准服务。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践行初心使命。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志愿者们坚持用群众语言,讲大白话,注重与群众互动,通过群众身边鲜活的案例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了大量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推动宪法宣传、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法治教育质效明显增强,社会法治氛围愈加浓厚。(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萍 通讯员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