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管理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如何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对重点人员的居家管理,落实居家健康监测要求?寿光市居家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实现了市级管理员、镇街管理员、镇街包靠工作人员、居民四级管控,服务更加精准。
据了解,该平台由寿光市大数据中心研发,依托平台汇聚了1960余万条核酸检测数据、328余万条疫苗接种数据、5310余万条场所码数据、14.2万余条外来人员数据、3.2万余条货运车辆数据,累计产生1582条“场所码”扫码红黄码预警信息、4176条中高风险地区来人预警信息……这些不断变化的数字,是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在疫情防控中所作的“数字”答卷。
瞬间涌入的数据背后,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为给疫情防控提供最快最便捷的应用,寿光市大数据中心逐步完善工作方案,建立了疫情防控公共平台。该平台以“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充分利旧、简便实用”为原则,以“底层数据打通、中间业务关联、上层入口统一”为框架,建立了一体多能的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对原有在用的货运追溯、人员流调、隔离点管理、人员排查、药店预警、居家健康监测6个疫情防控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新增关联查询、综合统计、数据比对、重点人群、流动人口、物流园管理6个功能模块,全面整合汇聚寿光相关单位疫情防控业务数据,搭建统一的疫情防控数据库,有效支撑了各工作专班、镇街、部门单位的疫情防控数据需求,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应用一定要“精”,这样才能构建疫情防控预警前哨。寿光市大数据中心通过多维度数据比对,开发了“场所码”红黄码预警、中高风险地区来人预警、重点地区来车预警、核酸检测阳性预警4个预警提示功能,实现对各类人员的精准管理。以中高风险地区来人预警为例,在大数据的“管控下”,如果发现从中高风险地区来的人,会通过短信等形式推送到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相关负责人,实现了像“狙击手”一样精准布控。
同时,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将服务前移,满足疫情防控数据需求。通过对居民户籍、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场所码”等信息的综合比对,为寿光市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重点人群管理、蔬菜保供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开展数据比对800余次,调用各类数据6亿余条,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重点地区来人和隔离人员管控等方面形成数据比对报告500余份,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化、精细化。(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