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都是小事,不值一提。”见到51岁的宋玉秀时,她正在店里忙着招呼客人。二十多年来,她和丈夫在城区经营着一家拉面馆,靠着勤劳与踏实,小店生意一直不错。2016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加入公益组织,跟随团队成员一起帮扶特殊家庭、看望孤寡老人等,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近年来,夫妻俩以拉面馆为平台,多次举办“温暖吃面送温暖”等公益活动,踊跃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捐款捐物。比如对70岁以上老人、环卫工人等,店内永久提供6元拉面,将公益大爱融入一碗碗热汤香面中。
乐善好施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多年前,宋玉秀就跟丈夫商量,等生活条件好了,有能力了,也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宋玉秀加入了天平公益发展中心,成为一名“有组织”的志愿者。
自此,店里的生意可以不做,但志愿服务活动宋玉秀坚决不耽误。公益群里有募捐,毫不犹豫接力捐款;看望特殊家庭,店里的生意先放放,买上爱心物资、拿上爱心款就走;同学遭遇交通意外,宋玉秀带头捐款……对宋玉秀这些“额外工作”,丈夫、公婆没有任何怨言。有时店里忙,宋玉秀临时有活动,家人的态度始终是——先忙公益。宋玉秀说,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是为了拉一把身在困境中的人。
“我想认领几个特殊儿童,给他们当‘代理妈妈’。”前些年,宋玉秀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结对帮扶一个特殊家庭,并多了一个“女儿”坤坤(化名)。坤坤的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上初中的她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生活虽然给了太多的磨难,但孩子一直坚强懂事,学习之余总会力所能及地帮助爷爷奶奶干些家务。结对成功后,除了生活上给予一定帮扶,宋玉秀还注重孩子的心理辅导,周末、节假日就去看望一家人,陪孩子聊天、谈心。渐渐地,内向的坤坤越来越活泼开朗,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跟宋玉秀说,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升。“能够遇到宋妈妈这样的好人,太幸运了,我一定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报答宋妈妈的关心。”在作文里,坤坤这样写道。
小小“爱心面”,传递大温情
“经常去帮扶别人家的父母,咱也组织个活动,关爱下志愿者们的父母吧?”2017年重阳节前夕,宋玉秀的提议得到了志愿者们的一致赞同。经过商议,大家决定为所在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父母举办一场联欢会。定下方案后,宋玉秀便着手准备。重阳节当天,拉面店暂停营业,精心准备好菜品、水果、干果,志愿者陪着老人们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自此,以拉面为载体,以店铺为平台,宋玉秀的拉面店成为公益聚集点。近年来,宋玉秀发起了“一碗拉面,一份温暖”活动,70岁以上老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学生、人民教师等群体,到店永久6元吃面;2019年国庆节期间,在寿光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宋玉秀的第一拉面馆主办了寿光市“国泰民安,吃国庆面”活动,70名70岁老人参加,通过“共和国同龄人同吃国庆面”的形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复审期间,适逢“腊八节”,宋玉秀和志愿者们凌晨三点就起床忙活,将一杯杯腊八粥熬好、装好,送到每一位环卫工人、交通民警的手中……
路上碰到乞讨者,总要伸出援手帮一把;外出碰到有人搞募捐,毫不犹豫捐出爱心款;有人到店里吃饭,钱不够甚至忘了带钱,她就免单……类似这样的“小事儿”,宋玉秀不知道做了多少。在亲朋好友眼里,宋玉秀是一位“知心大姐”,谁家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总会是她。“你算过没有,这些年为公益付出了多少?”面对不止一次的询问,宋玉秀表示,从没考虑这些,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心就够了。
渐渐地,宋玉秀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好人”,大家一起做公益,一起献爱心。而只要宋玉秀提议的公益活动,大家都积极响应:“她是个好人,值得信赖。”宋玉秀总说,一定要竭尽所能,把好事善事坚持做好,不愧对大家的信任。(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