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寿光市开展的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工作圆满结束,经过初评、面试、专家评审委员会集体评议及公示环节,确定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2位传承人入选。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能入选第五批传承人名单,寿光面塑传承人单晨兵很是兴奋。在他的工作室,大大小小的面塑作品摆满了展架。他塑造的齐天大圣惟妙惟肖,萌萌的卡通人物憨态可掬……聊起跟面塑结缘,单晨兵打开了话匣子。
“面塑制作最难的就是人物神态、颜色搭配等,因为面有‘不可恢复性’,所以下刀要准,错了就得全部重来。”单晨兵揪出一块拇指大小的面团,在手中捏、搓、揉后,从桌上十几种工具中取出一把尖头小刀,灵巧地点刻出面塑人物的鼻梁、眼眶等轮廓。单晨兵告诉记者,之前在网上看到用面团捏成的人物形象后,他便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民间技艺——面塑。他通过上网看视频、查阅相关书籍等方式自我钻研。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艺,他还拜师学艺,面塑技法水平不断提高。
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延续离不开传承人。近年来,为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寿光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传承人管理,制定了《寿光市代表性传承人考核标准》《寿光非遗讲师团选拔方案》,通过定期召开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集中培训学习、交流等形式,不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为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寿光市建设了“寿光非遗街”。它是寿光探索非遗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之路的一次创新尝试,使非遗保护传承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有助于带动非遗传承、培训和与民众互动的常态化。作品展陈、现场技艺展示和非遗培训、体验于一体的模式,让市民对非遗既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又有亲身体验的经历,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