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幸福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寿光市锚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夯实民生基础,在道路交通、养老服务、学生教育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4月28日,健康街与银海路交叉口的围挡被拆除,开放通行。据了解,这是寿光市城区雨污合流管网系统化改造及内涝治理工程中的一处改造节点,比原计划5月1日开放通行提前了3天。这3天的时间,离不开包靠人员的紧盯紧靠,离不开施工企业的追赶进度,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理解。“提前通车有效缓解了交通出行压力,为群众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出行环境。”兆祥小区居民郭先锋说。
养老服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花1元钱就能吃到干净卫生的饭菜,太好了。”在上口镇西堤村,91岁的刘树芬用鼓掌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不久前,该村由城投·太阳城负责运营的幸福食堂正式开业,收到了群众的好评和点赞。“自2020年5月开展社区配餐服务至今,我们已在圣城街道大仓村、北关村、建桥村等12个地方以及田柳镇朱崖村设有老年人幸福食堂助餐服务点,服务总人次达911680余人次。”城投·太阳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近日,细心的市民在各个公园和游园发现,分类垃圾箱变多了。这些垃圾箱分红蓝绿黑四种颜色,可以分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箱体上方还设有专门的烟头存放区,市民可根据垃圾的不同特征自觉分类投放。据介绍,寿光市相关单位将在仓圣公园、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人民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园区新增新式分类垃圾箱500个,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安装。“垃圾箱上醒目的标注,可以提醒我们垃圾如何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在寿光市委党校东侧的“口袋”公园,市民王晓敏正在教儿子对垃圾进行分类。
自寿光市创建群众满意学校“吃住行学”十大行动开展以来,各学区、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集思广益想办法,创新创优抓落实,以过硬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护苗2023”专项行动开展后,执法人员围绕网吧、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是否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书店出售的教辅资料、图书是否正规,是否出售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等问题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社会关注度高的学生就餐问题,相关部门重点围绕食材采购、出入库管理、保管、就餐环境以及内控管理制度制定执行等方面进行核查,对中小学食堂运营管理总体情况进行把控评价,保障在校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基础实,则百姓安;民忧解,则民心暖。寿光市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努力打造更多贴心暖心的民生成果,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