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寿光市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主线,不断提高基层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服务,绘就了残疾人幸福生活“新画卷”。
“办理残疾证需要什么材料”“这是办理残疾证需要的材料明细,如果行动不便,我们每季度可提供一次上门服务”……近日,在洛城街道民政残联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赵亮认真为群众解答办理残疾证的相关政策。赵亮是一位残疾人,去年,他通过政府设置的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就业梦,每个月可以按时领到工资,让他的生活更好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让他们安身立命,而且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近年来,寿光市一直将残疾人就业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及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等系列活动,深度挖掘适合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岗位,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不断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梦。
近日,在文家街道康宁“如康家园”的院内,数名残疾人忙着进行手工编织,刘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今年年初来到“如康家园”工作,结识了新的朋友,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手工活不累,赚的钱能贴补家用,感觉很开心。”刘先生说。
像刘先生一样加入到“如康家园”辅助性就业工作岗位的残疾人还有不少,该岗位常年承接编织及一些简单的手工作业等,还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训练、医疗、寄宿托养、日间照料、生活技能训练、心理疏导等服务。
近年来,为提高基层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寿光市不断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服务资源,形成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所有镇街普遍建立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文化体育、志愿助残等服务,将残疾人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区)将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走访探视、社区照顾、邻里互助等服务,实现了“镇镇有设施(机构)、村村有服务”。同时,相关部门还为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上门办、就近办、一次办等政务服务,真正让残疾人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另外,为帮助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寿光市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公共建筑、大型商场配备无障碍坡道、电梯,社区、学校和福利机构均配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公用停车场均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每年投入相应的资金,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连续两年以不低于10%的幅度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侯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