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 2022年,寿光市博物馆龙山文化黑陶罍入选潍坊市“十大镇馆之宝”。同时入选的还有:潍坊市博物馆清郑板桥《峤壁兰图》轴、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关向应的皮包、青州市博物馆汉“宜子孙”玉璧、青州市博物馆明赵秉忠殿试卷、青州市博物馆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诸城市恐龙博物馆白垩纪巨大诸城龙、高密市博物馆汉孙仲隐墓志、昌邑市博物馆邓共盉、临朐县博物馆临朐西周青铜礼器一组。黑陶罍是唯一入选的陶质器。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被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这件黑陶罍虽非蛋壳陶,却足可当此美誉。它长项削肩,体有环肥之姿,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口如朝颜,嫣然一笑;肤如凝脂,光可鉴人;弦(纹)如薄罗,若隐若现;纤纤细足,弱柳扶风。令人见之不忘,交口称赞。而它之所以能够完美无瑕地呈现给世人,离不开寿光考古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寿光市博物馆原馆长贾效孔先生。先生于2015年6月去世,至今已8年。
那是1977年冬天,受到“农业学大寨”精神影响,寿光前杨公社提出了“大战一百天,搬掉火山埠”的口号。全社青壮年5000人齐上阵,拖拉机、地排车、手推车齐出动,想利用一个冬天整平“火山埠”。
“火山埠”位于今孙家集街道胡营一村东北500米,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比周围高出1.5~2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当时人眼里,这可是一处不小的庄稼地。但在贾馆长看来,“火山埠”却是一处集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汉代文化于一身,跨度长达3000年的文化宝库。早在1974年和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汝祚先生曾先后两次到火山埠遗址考察,认为该遗址在山东并不多见。1978年,当他第三次来到火山埠考察,面对已被“搬掉”的遗址,连发出“可惜、可惜、可惜呀!”三声叹息。这已是后话。
会战伊始,贾馆长建议文化局下发专门文件保护遗址,并多次亲自向公社、县各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说明火山埠遗址不可多得,埋藏有大量历史价值的遗迹、遗物,应先进行考古发掘再整平。但受当时形势影响,未能如愿。于是,他又请地、省主管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前往劝阻,均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贾馆长只好带上行李卷主动赶赴工地,住在用木棍,玉米秸秆搭建的窝棚里,与公社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吃住一起。一到工地,他立即向工程指挥部领导汇报,并对广大社员进行宣传教育,说明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当时正值严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为了不让文物受到损伤,贾馆长时常用手扒土,手脚都冻裂了,手上浸出鲜血,走路一瘸一拐。干部群众看在眼里,都被贾馆长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自觉支持他的工作。一会儿这边喊:“老贾,快过来,这里出东西了!”一会儿那边又叫:“来啊,老贾,这边有好稿!”每天贾馆长奔波于工地各处,看着收集上来的大量的石器、骨器、玉器、蚌器、陶器,他心里甜滋滋儿的,所有的苦和累都被西北风吹到九霄云外去了。
11月9日这天上午,一位社员正在挖土,突然一个黑色陶器的口沿露了出来。多日的耳濡目染,使他变得非常警觉而专业。他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挖土,最后完整地将其挖出,没有受到一点儿损伤,并交到了贾馆长的手中。
这件黑陶罍,后经专家鉴定为龙山文化中晚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口径为11厘米、高31.4厘米。卷沿,口微侈,高颈,折肩,最大腹径偏于下部,平底,让人感觉十分稳重。此罍陶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质地坚硬,通体磨制光滑,黝黑有光泽。后来,它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东渡日本进行展览。
贾馆长在火山埠遗址的三个月里,共收集各类文物300多件,其中3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果没有之前贾馆长执意驻守工地,没有提前宣传教育,没有以身示范敬惜文物,这件美物早就香消玉殒了,子孙后代又岂能看到?
在贾馆长的一生中,像保护“黑陶罍”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是他不畏艰难,历时三年,完成了寿光境内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河道等的田野普查任务,摸清了“家底”;是他在没有房舍,没有经费,没人指导的条件下,用双脚走遍寿光大地,靠手提、肩扛、自行车带、地排车拖,搜集文物数千件,使一个馆藏文物空白县一跃成为“鲁北地区的一座文物宝库”;是他用挖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证明,远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寿光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确立起了寿光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也是他,冒着刺骨寒风,逆风骑行十多公里,及时保护并参与挖掘了“益都侯城”遗址一批商代纪国青铜器,使“纪在寿光再无争议”;还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村民已经用作打坯基石的贾思伯及夫人墓志铭石,用地排车拉回博物馆,使其成为考证贾思勰是寿光人的有力佐证;他还数十年如一日,焚膏继晷,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笔耕,写成总结性考古著作《寿光考古与文物》,成为研究寿光文化的根本遵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读书人要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坐研究地域文化这个“冷板凳”,就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贾馆长热爱寿光、热爱文物工作,自觉肩负起保护文物、研究寿光文化的时代使命。不因“形势不好”而退缩,不因“环境恶劣”而动摇,不因“孤身一人”而松懈,而是锚定目标、矢志不移,以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不仅坐稳坐热了地域文化这个“冷板凳”,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实现了人生价值。其精神与毅力令人钦佩、敬仰,值得当今的文化工作者学习、弘扬。
张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