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寿光分局:多措并举 推动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见实见效

寿光融媒讯  寿光市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大,为做好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寿光分局坚持强化部门协作,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形成治污强大合力,精准管控移动污染源。

强化部门联动

科学精准治理重型柴油货车

一是路检路查常态化,重点路段全覆盖。制定柴油货车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路检路查或集中停放地抽查,确保对柴油货车通行量大的重点路段“全覆盖”。1-6月份,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2次,抽测车辆232台,同时开展油品溯源16台,形成柴油车监管高压态势。二是遥感监测、远程监控,助力科学精准管控。针对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重型货车OBD远程监控系统中超标车辆信息,及时推送给公安、交通部门重点布控、精准施治,其中对1-5月份OBD报警频次高的126台(次)车辆,由三方技术人员分析溯源超标原因,督促整改,并列入环保检验重点关注名单或重型柴油车“黑名单”,在上线检测时重点查验,减少超标车辆上路现象。三是加大重点用车单位柴油货车监管。会同交通部门强化对物流运输企业的源头监管,督促企业对车辆OBD系统、尿素液装置、尾气处理系统及时检查维护,不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引导物流企业到正规加油站加油、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尿素液。依托门禁管理系统,强化26家重点用车企业监管,督促钢铁企业落实清洁运输要求,推动新能源车辆替代柴油货车。

突出宣传引导

多方协同发力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

一是规范做好机械编码登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方式发布公告、提醒,广泛宣传引导,明确需登记编码机械范围及工作流程,公布咨询电话,畅通咨询渠道,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严格审核机械登记信息,常态化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质量核查,组织专人盯靠整改,实现了编码错误信息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已完成7434台机械编码登记。二是大力推动老旧机械淘汰注销。充分调动镇街属地管理作用,结合划定的镇街高排放机械禁用区,协同推动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加强补贴政策引导,鼓励老旧机械尽早淘汰,超额完成130台淘汰更新任务。今年以来,对其余系统内263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逐台核实,确保应销尽销,累计现场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10余台(次)。三是积极开展机械定位安装。加大宣传力度,让机械所有人知晓免费安装的政策要求,打消机械主顾虑,制定了分片区、分时段安装计划,组织第三方有序推动安装工作。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从保有量较大的企业、工业园区入手,逐步在镇街驻地集中开展施工单位、个人机械安装,保证工作效率。截至6月底,寿光市已率先完成上级下达的5475台安装任务目标。

创新监管模式

依法规范监督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

一是“远程监控+现场检查”相结合。依托市局“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平台”,每天对机构检测全过程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复检车辆过程数据及监控视频,对发现的可疑线索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现场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精准性。寿光市现有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15家,每季度均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二是“机构互查+专家帮扶”相结合。抽取检验机构的业务骨干,随机对其他机构进行远程检查,通过互查,有利于机构之间取长补短、举一反三;邀请兄弟县市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性深度检查,指导辖区内检验机构严格规范开展检验活动。今年5月,邀请外县市高水平专家对4家机构进行了详细“把脉问诊”。三是“案例警示+业务培训”相结合。去年,根据“黑烟车”溯源,对1家出具虚假报告的检测机构立案处罚10万元,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今年1-6月,又累计对14家次问题较多的环检机构进行停线整改处理,释放强监管信号。同时,组织对检验机构进行多次业务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各检验机构红线意识、质量意识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