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党建引领“土生金” 产业兴旺“别样红”

寿光融媒讯(记者 付冰川 通讯员 穆晓丽)蝉鸣四起,盛夏已至。走进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只见主干道两旁的银杏树浓荫黛绿,宛如华盖,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掩映其中的那一排排、一栋栋颇具江南风韵的乡间别墅。近年来,桑家营子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逐步呈现出基层“组织强”“产业优”“村民富”“农村美”的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提档升级

打响蔬菜大棚改造提升“第一枪

外观时尚、装修考究,每套别墅建筑面积426平方米。而且,每户花费百余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儿。但桑家营子村这个拥有260户居民的农业村,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迅速盖起了150座小洋楼。

钱从哪里来?村党支部书记桑名亮把记者领到了村后,指着一片高标准蔬菜大棚区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作为一个农业村,群众发家致富的根基还是农业。”

桑家营子村人均只有八分地,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收益最大化,必须向亩产要效益。“我们村人均土地面积少,而且随着人口的变化和时代发展,人地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最突出时,全村有百余人没有土地。加上旧大棚的严重老化,也制约了村民增收和村庄发展。土地调整成为村庄面临的一件大事。”2015年,桑名亮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又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反复进行讨论研究,打响了蔬菜大棚改造提升的“第一枪”。

按照当前蔬菜大棚的发展水平,桑家营子村统一规划制定了宽28米,长95米至190米不等的建设标准,然后根据每户人口数分档抽签选地。为确保合理、规范流转分配土地,村里要求必须以户为单位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户与户之间、人与人之间严禁私自流转。最终,有75户、243人愿意让出土地、享受补偿,160户愿意建新棚从事蔬菜种植。村党支部充分尊重村民意见,科学合理规划,针对不同类型土地重新进行分类调配;同时,对不种地的村民进行经济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后续产生的人地矛盾问题。

正是得益于这些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土地调整政策,让桑家营子村人“发家致富”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从2015年7月该村调地建棚,到2016年夏季换茬,全村70%的农户就收回了建棚成本。“种一个190米的大棚,五年就能盖口楼。”目前,村里正引导菜农从传统圆茄种植向西瓜、口感西红柿等特色产业转型,“未来致富路更宽,前景更广阔。”

放大资源优势

亮出提高村集体经济“三板斧”

随着收入的提高,村民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而要真正为民办实事,村集体得有个厚实的“家底子”,如何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桑家营子村面前的新课题。近年来,村“两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出了增收和创收“组合拳”。特别是农业领域的“三板斧”,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挖潜力、激活力、增实力,年收入已超过200万元。

第一板斧是发展租赁经济。桑家营子村临近农产品物流园,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租赁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两委”几经考察、反复论证,将废弃多年的砖厂、沙场地整平,先后引进寿光市政公司、绿亨化工等企业落户该村,变“废弃地”为“聚宝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入了源头活水。

第二板斧是创办蔬菜合作社。为帮助村民打开销售市场,村“两委”引领创办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依靠合作社的力量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同时,申请注册了“桑营圆茄”商标,引导菜农走品牌化的发展路子,让村民兜里有钱,集体账上有款。

第三板斧是培育新兴产业。该村积极引进预制菜企业入驻,同时引导有能力的村民从事汽车运输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培育了一条涵盖加工、生产、冷链、运输等行业的预制菜产业链。

村集体经济结出硕果,为的是反哺村民。如今,原本坑洼不平的生产路修葺一新,曾经路面破旧的大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村民每人每年还能分到700元的福利……现在的桑家营子村,一派村富民强好“丰”景。“以后,我们会用好村子里的钱,为父老乡亲办更多的事,真正让党支部能干事、干成事。”桑名亮说。

夯实组织引领

勇当基层党建的“领头雁”

村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村“两委”班子的付出。大干部、小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才是好干部;大支部、小支部,实现村强民富的才是好支部。桑家营子村“两委”成员团结一心,互相支持,拧成一股绳,一心谋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调纠纷、办实事、谋福利,得到村民们的广泛认可。

村党支部每月15日组织召开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和村民议事会成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工作部署和本月财务收支情况等,并对民主公开事项及时公开,凡牵扯土地承包、项目工程等重大事项的,村“两委”更是严格程序决策,意见统一后公开招投标,实行阳光操作。

在组织学习方面,除了组织党员按时参加街道党工委组织的集体党员培训外,还充分利用每月15日召开会议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训。同时,在村图书室设立了廉政教育图书专柜,在村内打造了法治教育一条街,以通俗易懂的图画、问答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党建引领强根固基,集体经济枝繁叶茂。夏去秋来时,满村的银杏树将把桑家营子村晕染得遍地金黄,而桑家营子村民在党建引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路上,也将收获满满、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