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不会签?指引来了

寿光融媒讯(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赵德勇)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不断扩容,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编制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对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的内容、订立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介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像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都属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服务方式等方面,赋予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但因其组织形态松散、劳动关系模糊,一旦发生纠纷,从业者维权难度极大。

“乙方接单时间连续达到4小时的,系统会发出疲劳提示,甲方停止推送订单20分钟”“甲方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乙方劳动报酬,每月至少向乙方支付一次劳动报酬”“乙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记者仔细浏览该指引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在其中均有明确的说明。

据了解,该指引指导企业综合考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的自主决定程度、劳动过程受管理控制程度、是否需要遵守有关工作规则和劳动纪律及奖惩办法、工作的持续性、能否决定或者改变交易价格等因素,与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与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从根本上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有力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在此提醒广大劳动者,在签合同前,要注意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内容,同时仔细查看参考文本内容,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