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袁萍 通讯员杨真真)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寿光市公安局全体民警辅警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7月5日,寿光公安依托“智慧警务大脑”再次抓获潜逃29年异地逃犯,这是今年以来,寿光公安依托“智慧警务大脑”抓获的第五个潜逃18年以上的异地逃犯。
潜逃29年的异地逃犯在寿光落网
“我是‘王江’,不是‘王**’,身份证?丢了……”面对民警询问,51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仍心存侥幸。
1994年的一个深夜,临沂的王某在酒后对同村的董某实施侵害后潜逃,29年来,他先后辗转多地躲避,期间以打零工为生。
7月3日下午6时许,寿光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大脑”发现外地逃犯王某踪迹。掌握该线索后,寿光市公安局民警立即对男子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最终确定此人就是临沂警方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初步判断王某的居住地在寿光某工业园。随后,循线追踪,沿路调查摸排,在7月5日锁定了王某的藏身之处,遂立即展开抓捕行动。
7月5日上午11时,民警在工业园区一宿舍找到了正在休息的王某。面对到来的民警,王某有些吃惊,对自己的真实身份矢口否认,一直强调自己是“王江”。“你是哪里人?”“1994年的时候你在哪里?”“你认不认识‘董某’?”面对民警的讯问,王某闭口不言,企图蒙混过关。在讯问室,王某神情紧张、说话结巴,但还心存侥幸,坚称自己叫“王江”。当民警向其出示相关证据后,王某终于卸下了伪装,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犯罪事实。
据王某供述,1994年11月的一个深夜,他酒后翻进同村董某院内对其实施侵害。因害怕董某报警,王某便逃窜至淄博的一处矿场打工,想着等“风头”过了再回家。不承想,这一逃就是29年。潜逃的这些年里,王某先后辗转多地,以打零工为生,从未使用过身份证件,手机号也是花钱让别人帮他办理的。
“人口普查和核酸检测等检查身份信息的时候,我都是躲起来,以防身份暴露。”王某说,29年来,他从未与家人联系过,也没有去过公共场合,手机也被设置成只能拨打、不能接听的模式。然而,就是这样自以为已经“与世隔绝”的王某,还是没能逃过寿光公安的“智慧警务大脑”。“29年来,我害怕这一天会来,也盼着这天早点来,太煎熬了……”面对当年的犯罪行径,王某追悔莫及。
到案后,王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寿光警方正与临沂警方办理相关移交手续。
智慧警务精准追逃 逃犯难逃“法眼”
王某的落网,得益于寿光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大脑”的精准布控,而他也成为今年以来寿光公安依托“智慧警务大脑”抓获的第五个潜逃18年以上的异地逃犯。
在此之前——
2023年2月19日,寿光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利用“智慧警务大脑”发现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李军”疑似一名网上逃犯贾某。本着“一条可疑线索也不能放过”的原则,刑警大队、城区派出所迅速出击,与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紧密配合,经过连续两天的循线追踪、调查走访,最终确定这名现已化名“李军”的务工人员就是藏匿于寿光的命案逃犯贾某。
根据贾某在寿光的活动轨迹,经过夜间6个多小时的分析研判,办案民警确定了贾某在寿光的打工地点。2月21日早上6点,办案民警在周密布控后,将正在市区某菜市场装菜的嫌疑人贾某成功抓获。
两个月后——
2023年4月16日早上6时许,寿光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大脑”再次发力:在市区某农贸市场发现一男子疑似吉林籍逃犯赵某。
赵某于2001年4月19日在其家乡将张某杀害后畏罪潜逃,迄今已有22年。发现赵某踪迹后,寿光公安快速展开行动,通过缜密研判,确定现在人称“小李子”的男子即为逃犯赵某。刑警大队、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城区派出所通力协作,一张周密的抓捕大网悄然布好。
2023年4月17日中午12时,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循线追踪、蹲点守候,抓捕民警成功将赵某擒获。面对抓捕民警的询问,化名“李某某”的赵某开始还强装镇定,闭口不说自己的真实姓名,但看到民警出示的部分证据后,他知道警方已掌握确凿证据,立刻方寸大乱,当即承认了真实身份。至此,潜逃22年的命案逃犯被缉捕归案。
此后,“智慧警务大脑”再次发力,又成功发现两名外地逃犯在寿线索,寿光民警迅速出击,成功将其抓获。
近年来,寿光市公安局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智慧警务新模式,建立健全“1+1+N”追逃机制,依托“智慧警务大脑”精准研判,持续加大对辖区逃犯的梳理、排查及抓捕力度,不断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共抓获逃犯267名,是去年同期的6倍,及时消除了社会隐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