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孙欣)在寿光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有这样一位爱心人士,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活跃在文化一线,不仅创作了大量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还为千家万户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她热心公益,积极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是孤寡老人的“好闺女”,困难儿童的“好妈妈”。她就是寿光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李雪芹。
作品有高度接地气
深受群众好评
2014年,在编、导、演、歌方面均有较高造诣的李雪芹当选寿光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她带领协会团结广大影视工作者和爱好者,深入挖掘寿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镜头捕捉时代发展的潮流,创作出许多群众喜爱、市场欢迎、体现寿光特色的电影电视作品,为推动寿光电影电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影视创作方面,李雪芹始终坚持到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的源头活水,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创作基础,她带领团队先后创作了大量小品、歌曲、剧本、视频、微电影等各类题材的正能量作品。先后创作并拍摄了《英雄无悔》《初心永恒》《咱爸咱妈》《这方热土》等数十部微电影作品。其中,《天天保密观》在“保密伴我行·护航新时代”保密教育作品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参与创作并拍摄的电影《开工大“急”》曾多次在中央6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创作并拍摄的电影《初心永恒》《英雄无悔》在潍坊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比赛中均获二等奖;创作并拍摄的公益微电影《假如》登上学习强国和潍坊文明网,被广泛推广;创作并拍摄的《晴天》在潍坊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梦·党在我心中”百姓宣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寿光首届“圣都文化奖”评选中获得广播影视类二等奖。
“对于一个真正的影视人来说,创作要根植于家乡和父老乡亲,要多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创作中,李雪芹秉承“用影视作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寿光的故事”的理念,先后创作了多部电视剧剧本,包括18集电视剧本《弥河那道弯》、2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绿色飞扬》、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飞越国界的风筝》等。另外,她还创作了数十首歌曲,包括:《圣城赞歌》《纪台可爱的家乡》《南柴,我可爱的家乡》《美丽家园六股路》等。其中,《纪台可爱的家乡》《南柴,我可爱的家乡》在全国村歌大赛中获得十大金曲奖。她创作并演唱的抗疫歌曲《致敬守护生命的你》在“国际护士节”·全国抗疫歌曲展播中获得银奖。语言类作品有《老来福》《幸福调解员》等小品。诸多作品有高度,接地气,深受大众喜爱,赢得群众好评。
打造公益演出队伍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多年来,李雪芹对于家乡的爱不仅体现在为家乡影视事业的贡献上,也体现在对家乡父老乡亲的关爱上,体现在对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的关心上。
在不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同时,李雪芹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团队的公益服务能力。她先后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累计300多场次,多次走进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参加孝老敬亲饺子宴,走进困难家庭看望困难儿童,组织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活动,参与千场公益巡演等,给孤寡老人及千家万户送去了欢乐。她不仅自己带头做公益,还培养并挖掘了一大批热衷公益活动的文艺人才,在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的同时,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的为民公益演出队伍,在寿光众多公益活动现场,都有她带领影视志愿者热心奉献的身影。
因成绩突出,李雪芹先后获得“寿光市第三届文化之星”“寿光市农圣文化奖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潍坊市群众文化先进个人”“潍坊市最美志愿者”“寿光市2022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影视家协会也被授予“寿光市农圣文化奖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寿光市2021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表现突出组织”“潍坊市群众文化先进集体”等称号。
李雪芹还坚持让协会会员到一线磨炼,每当外地剧组来寿光拍摄时,影视家协会均会输送大量的群众演员。其中,红色主旋律电影《王伯祥》、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之破冰》在寿光拍摄时,协会都为剧组提供了多名演员,全部都是公益出演。这种以公益服务中心工作的做法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心存执着,用心坚守;爱心无限,奉献无私。多年来,怀着对家乡的挚爱,李雪芹为家乡影视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她用执着与真情,谱写了一曲青春奉献之歌。“我会继续努力,不忘初心,做一名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的影视人,争取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回馈家乡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李雪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