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侯镇侯一村李学文:麦蒿变废为宝 籽榨油渣变肥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郑小菲)“麦蒿生长在麦田、沟坡、菜地、林地等,时常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争夺养分,其生命力还顽强,在寒冷的天气也不会被冻死。种植户经常会为除麦蒿费尽心思,但现在我们废物利用,用它榨油。麦蒿籽油不仅食用价值高,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健脑益智、保护心血管、消肿止痛,营养价值颇高。起初客户来榨麦蒿籽只是想品尝一下,没想到效果不错,我们见有市场需求,就将它做成了产业。”日前,记者来到侯镇侯一村李学文的榨油作坊,在一袋袋大豆、花生旁,一眼就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麦蒿籽。

“侯镇及周边的地里麦蒿很多,老百姓拔出来后就在田间地头晒,晒完敲打下种子,用筛子筛一筛、细箩箩一箩,留下的麦蒿籽就可以榨油了。”李学文边说边给记者展示麦蒿籽榨油的过程。几声机器轰鸣后,工人将几大袋麦蒿籽一同倒入炒锅中,随着不停地翻炒,一股草香味儿渐渐飘了出来。

“榨油的关键在炒的火候把控上,火候轻了油不香,火候大了油就糊,更不香了。师傅除了凭经验用手摸掌握温度外,还可以参照配置的温度显示器控温。”在炒制麦蒿籽的过程中,李学文还跟记者聊起了他经营的榨油产业。十几年前,他本想充实一下冬季的营生,所以开了这个榨油作坊。“随着大伙儿养生理念的提升,很多人拿着自己种的花生、大豆等来榨油,然后自用。而榨麦蒿籽油的兴起也是因为它不仅有各种医用功效,还有较好的色泽和口感。”

“麦蒿籽炒好后先经过提升机操作,然后开始压榨,这时榨出来的麦蒿籽很细,掉的渣比较多,所以称为‘毛油’。毛油杂质多,得进行过滤。麦蒿渣则可制成‘饼’状,直接下地做肥料,这可是纯有机肥,种出来的作物果实色泽好、口感也好。”李学文说,毛油榨出来之后还要经过离心过滤和油水分离两个步骤,最后才生产出符合食用标准的麦蒿籽油“,一般情况下,100公斤麦蒿籽能出30公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