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杨晓菡)开启放假模式后,大批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即使是高温酷暑,也难挡他们的“度假”热情。暑假去哪儿?成为这段时间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继续“第三学期”的笔耕不辍;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是体验一下志愿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助人为乐,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跟着感觉来场兴趣爱好大爆发?
旅游休闲、研学读书、特长培训、勤工俭学……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们的这个暑假还真是精彩。
读书研学
这个暑假满书香
“双减”政策实施后,许多家长认识到,在假期要避免给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所以选择让孩子们去享受多样化的暑假生活,让孩子们在“玩与学”“乐与习”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记者在寿光书城采访时发现,学习是很多学生的假期主题。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书城,三两个同伴或同学,一边看书一边交流,看上去甚是轻松。
“虽然我放假了,但父母仍需要上班,所以我们一起商量了个办法,就是他们上班时把我送到书店,让我在这里读书自习,下班后再接我回去。书城的学习氛围浓厚,我经常与同学们相约过来。”中学生小高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大多数同学是这样安排的暑期生活。毕竟已经是中学生,学习压力或多或少有一些,每个人都希望假期“充充电”,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再提提。
家长胡金珠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图书馆,给孩子挑了几本历史、科学类书籍,“我从网上了解了一部分小学生推荐阅读书单,暑期准备带孩子一本本‘刷完’。”
研学游也是暑期备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在游玩过程中学习,不仅能开拓孩子的眼界,还能丰富孩子的阅历与思想。“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的状元卷。”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前去参加青州博物馆研学夏令营的学生们认真听讲,并时不时发出感叹:“你看人家的卷面多么干净,字写得多么漂亮!”
“今年暑期,各类研学夏令营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选择在研学实践教育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生赵珈萱报名参加了外市的一次研学活动,其家长告诉记者,希望孩子在研学活动中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
“今年的研学夏令营大致分为非遗文化、自然科普、乡村振兴、营地教育等类型,突出‘游’中‘学’,让中小学生在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收获知识、增长见识。”一旅行社旅游产品经理介绍说。
勤工俭学
学生创业活力旺
夏日炎炎,夜市的生意也火了起来,一些大学生趁着假期做起了“小本生意”,和朋友一起摆摊销售冰粉凉虾、柠檬茶、小饰品等。“可能挣点钱,也可能只是保本,我们图的就是一个创业趁青春。”大学生小李说道。
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读大一的周晋逯同学,日前就在城区一大桥下摆起了小摊——给石膏娃娃涂色,吸引了许多爱画画的小朋友进行现场创作。他说:“我不想在家虚度假期,所以就想着勤工俭学,尝试‘创业’,最后选择经营这个数字油画摊。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阅历,另一方面也可以赚些零花钱,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赚100多块呢!我感觉咱家乡越来越有活力,人气也旺,所以回来创业特别开心。”
一旁手打柠檬茶摊位的生意也非常火爆。“我要一杯柠檬茶,多加冰块!”在吃烤串的李女士过来要了杯柠檬茶解腻。“好的!您稍等,马上就好!”只见摊主刘雅晴飞快地往配料杯中加入柠檬、糖等材料,用力捶打后再加入茶水和冰块,不到两分钟便做好了一杯饮料。这个柠檬茶摊位有三个摊主。刘雅晴告诉记者,今年大学毕业的她已经被一所学校录用,但还没去上班。利用这段闲暇时间,她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出来摆摊。“每天收摊后,我们都会总结一下当天的销售情况,再根据不同饮料的销量计划好明天筹备的食材。傍晚6点我们会准时出摊,虽然忙碌,但非常充实,还能锻炼我们的社交能力。”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们更钟爱到企业实习,提前感受社会氛围,收获工作经验。“马上就大四了,明年基本以实习为主,加上我学的就是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实践就更重要了。我已经找了份主播的工作,争取为未来就业增添‘经验砝码’。”在某公司的水产品直播间内,大学生王国琪正热情地介绍着每款产品的来历、包装、口味,并积极回应粉丝提问,整个直播充满了欢乐。
运动健身
强健体魄身体壮
暑假生活,自然少不了运动。“蹬腿、转肩、摆头、划手……”7月17日,在城投游泳馆,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一起学游泳。小朋友们装备齐全,或在教练指导下学习游泳,或和同伴玩闹嬉戏。“趁着暑期送孩子来学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孩子多一项求生技能。”家长刘女士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学游泳的群体以学生居多,为此,游泳馆还开设了培训班,深得家长及孩子们的青睐。
“好球!”一个干脆利落的扣杀后,众人一片喝彩。18日早,在东城一综合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羽毛球场上、乒乓球桌边,都是前来健身的市民。初三学生段昊然,每周都会抽两三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到体育馆切磋球技,“早上凉快,很适合运动,这里打球氛围也好。”
篮球场内,小学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训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行进间传球……孩子们的动作行云流水,攻防配合默契。“我喜欢打篮球,尤其喜欢与队友配合的感觉。能和伙伴们天天一块练球,非常开心!”篮球队员彭晗宇说。
有在跑步机上做有氧运动的、有激情洋溢骑动感单车的、有在大型器械上做力量训练的……在市区一家健身房里,“汗如雨下”的场景随处可见。“平时学习压力大,许多学生就趁着假期来健身房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最近半月,健身房的人流量已从每日的100多人次,增加到近300人次。”健身房工作人员介绍道。
“平时学习任务重、很少锻炼,这次放假回来,就想把自己练得强壮、健康一点,所以第一时间报了私教班。”正在上私教课的大学生李文君说。
记者手记
合力守护孩子的幸福假期
“双减”政策的强化,让暑假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减负不是意味着放任,而是让孩子的身心在放松、自然的环境里,由家长、学校、社会一起,用孩子更能理解、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亲子阅读、自然教育,还是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军事夏令营,都让孩子收获了不一样的“技能”。这种激发孩子兴趣的假期生活方式,既让孩子们获得内在的、自主的学习动力,也有利于反哺今后的学校教育。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快乐、多彩的假期。
“百行行为先,万恶懒为首。”翻阅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大学生的“摆摊日记”就能发现,摆摊是大学生生活多元化的选择项之一。
大学生摆摊多出于个人兴趣和学校创业课要求,说起来简单,其实大有玄机。简单说,摆地摊必然会接触做生意的基本进程:进什么货、卖什么货要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地摊选地儿要做好调查;进货前要进行成本核算;进货的品质、价格、渠道要把好关;要了解同类商品的价格,与对手竞争的同时还要保证利润;还需要学生们克服“社恐”,“强迫”自己与陌生人交流,甚至“放下脸面”用吆喝、叫卖等方式吸引买家……这些都是宝贵的创业经验积累。
期待孩子们能从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中,学到更多知识、完善自我心智、提高动手能力,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方向,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