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化龙镇:蛋鸡住进“智能别墅”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郑小菲 通讯员邢文华)蛋鸡住在“别墅”里,鸡蛋跑在“赛道”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鸡的认知。日前,记者来到化龙镇板桥村金凤养鸡场,看到鸡舍内干净卫生,恒稳恒湿,H型的8层鸡笼有序排列,一只只蛋鸡正在进食。据介绍,鸡舍的喂料、通风、光照、温度、消毒、清粪等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化管理下,一名饲养员便可“日理万鸡”,既减少了人工成本,又降低了工人进出鸡场带入病菌的风险。同时,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还能够降低死淘率、料蛋比,大大提升了鸡场综合效益。

“我们的养鸡场配有智能化控温设备、喂料系统、捡蛋机等,使用时只需一键操作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金凤养鸡场负责人张美珍正忙着将鸡蛋装箱。她说,每天鸡场内14万只鸡生产的5000多公斤鸡蛋,都是顺着提前设置好的传送带,乘坐“电梯”直接到装蛋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鸡蛋破损率,还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以前我们建的是4层鸡舍,规模比较小,后来为了提高效益,我们新建了这个8层鸡舍,不仅占地面积少,而且养的鸡更多。”张美珍介绍,这处长86米、宽16米的鸡舍可容纳8万只鸡,在一系列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下,照顾这些蛋鸡只需一名管理人员即可,多道工序可同时实现“一键启动”,省时又省力。

据介绍,今年是张美珍夫妻养殖蛋鸡的第29个年头,这些年,他们一直走在“设备更新换代”的路上。去年,他们再次投资700万元建了这座高标准鸡舍,新上了潍坊首批8层蛋鸡养殖笼。

蛋鸡最害怕的就是感染呼吸道类疾病,所以鸡舍内的环控设备必不可少。记者注意到,鸡舍墙壁上挂满湿帘,配合内部风力循环体统,使厂房内一年四季都维持在适宜温度,保证了蛋鸡的良好体质。“鸡舍环境好了、通风顺了,蛋鸡感染病害的可能性就小。鸡舍里冬暖夏凉,工人们干活也越来越舒坦。”张美珍说,通过引进各类智慧装备,养鸡场的蛋鸡住进了恒温室、吃上了营养餐、喝上了纯净水……蛋鸡“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养殖场也实现了增产增质。

据介绍,对于镇域内的禽畜养殖户,镇党委联合畜牧兽医站,不定期对养殖场的饲料、产品等进行抽检,并加强养殖技术指导,助力全镇养殖产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品质型转变,为产业多元发展指好向、铺好路。

近年来,化龙镇坚持“特色引领、产业振兴”,持续做精做细镇域产业,注重畜牧养殖与农业互补发展,加强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帮扶,引导镇域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