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寿光融媒讯(记者 侯增梅)“幸福食堂内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保证大家吃饱吃好。吃完饭后,大家可以去二楼的‘中老年活动中心’唱歌、下棋、健身……”近日,在官桥村新建的高标准幸福食堂内,村党支部书记王平向老人们介绍着幸福食堂。

老有所养,既是关系社会发展全局与和谐稳定的“国之大者”,又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幸福。近年来,寿光市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致力探索新时代县域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径,聚焦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创新实施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工程,培育形成了组织高效、政策完善、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全链条养老体系,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肯定。

8月8日,记者走进营里镇西黑冢子前村康养中心幸福餐厅内,阵阵饭香扑鼻而来。村里的老人们井然有序入座,聊着家常,吃着可口的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幸福餐厅的饭菜质量高,荤素搭配十分可口。”86岁的张大娘告诉记者,自己做饭不方便,幸福餐厅的饭菜顿顿不重样,到这里吃饭很舒心。

据了解,西黑冢子前村康养中心系村内老广场改建,共投资200余万元,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配套幸福餐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室、秦文化主题广场、健康主题公园、100米的健康步道、图书室、乡村记忆馆等功能场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快布局全域康养,加大孝老敬亲文化宣传,着力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营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以食为天,保障广大老年人吃饱吃好,是构建高质量、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为破解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这一难题,寿光市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聚焦养老服务城乡融合、均衡发展,重点从设施布局、能力提升、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截至目前,寿光已建成养老机构18处,幸福食堂近百处,服务老年人6000余人,有力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另外,为了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寿光市还积极探索建设幸福大院、助老食堂、推行专员护老等“三建四推”七种村级养老模式,实行财政补、集体筹、个人捐等“八条途径”解决养老资金问题,不断增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出台了一系列贴心的优待政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群体,让老年人吃上‘幸福餐’的同时,持续做好老年人关爱保障工作,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