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弥水丨庆祝寿光撤县设市30周年文艺作品:留影牡丹园

寿光融媒讯  寿光中华牡丹园始建于2001年,现已成为寿光市著名园林景点之一、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菜乡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每当牡丹盛开时节,游客便纷纷前来欣赏魏紫牡丹那富丽堂皇的艳丽,感受姚黄牡丹那沁人心脾的馨香,品味白玉牡丹那一尘不染的圣洁,聆听金玲牡丹那摇响春天的风铃,领略国色天香把美丽带给人间的博大情怀。我们住城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不甘落后。要问一共逛过牡丹园多少回,看过多少景点,历过多少事情,拍过多少照片,已记不清了,唯独刘增武先生筹办的牡丹摄影展久久不忘。

刘先生是个有心人,每当牡丹盛开时节,他都会来到园内拍摄,不避晨昏,风雨无阻。几年下来,拍摄的牡丹照已有上万幅。2014年末,为配合寿光市创建“齐鲁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活动,他从上万幅摄影作品中挑选出150幅精品,请寿光市作家协会和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为其配诗配联。当时我也写过一首《鹧鸪天·赏牡丹》:“一入芳园驾彩云,千娇百媚惹诗心。东风袅袅香拂面,仙韵嘤嘤蝶逗人。黄艳艳,紫新新,大红一品胜千金。只缘独秀难成景,万紫千红才是春。”刘先生将这些配诗配联照片洗印、整理、装潢,在牡丹园展出,既助力寿光“诗词之乡”的创建,又给牡丹园增添了幽远的文化韵味,让游客在观赏牡丹之余,接受牡丹文化的熏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京战来园视察,看了牡丹摄影展,激动地说:“诗配影在诗词五进活动中是一种创举,值得提倡和推广。”再后来,刘先生将这些展品精心整理,印刷出版,取名“梦花醉语”,参与活动者人手一册,我如获至宝,珍藏至今。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又到牡丹盛开时节,太极圈内十几位朋友相约,再次来到牡丹园沐浴春光,放浪情怀。老朋友大多一年未见或几年未见,再得相聚,哪能不兴高采烈,尤其是美女们,一见面都是先拥抱,后谈笑,再纷纷留影,以牡丹园牌楼为背景,或单人,或双人,或三四人,最后是集体合影。几位拳友还拉我说:“来,和老师合个影!”于是高高兴兴,留住了这美好瞬间。

游园开始,虽然我们早就知道寿光牡丹园分为“牡丹献寿”“天女散花”“风月无边”“花海清流”等游览景区,种植名贵牡丹十大花色900多个品种,30余万株。但真正能叫得上名字的却少之又少。徜徉花海之中,那深深浅浅的黄、浓浓淡淡的紫、潇潇洒洒的红和羞羞涩涩的粉不时映入眼帘。观赏春色,游目骋怀,留影其中,兴致越来越高。来到空闲处,一位拳友又提议说,咱们都是太极拳爱好者,何不来几个镜头,留个纪念?大家齐声说好,于是各自做出拿手动作:伏虎势、斜飞势、仆步穿掌、搂膝拗步、白鹤亮翅、单鞭……最后再来个合影,动作自选,各不相同,飒爽英姿,别具一格,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不经意间,一位工作人员弓着身,拉着一辆三轮车缓缓走来,那车上堆放的是扫帚、铁锨、花剪、铁畚箕、垃圾袋等。我脑海中顿时跳出了冰心的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只惊羡牡丹花现时的明艳,却不曾想这国色天香是因何而长盛不衰。现在忽然有了答案!辛勤的花工们虽然平凡,但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才是最懂美、爱美、育美、护美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欣赏、赞美的人,于是我赶紧拿起手机,快速对准,留下了花工一张背影,并默默向她们致敬、祝福!

游园结束,有人把这次游园照片,做成电子相册,互相传阅,大家频频点赞。留影牡丹园,不仅留住了明媚的春光,灿烂的笑容,真挚的友情,还留住了一份好心情、一张金名片;让记忆永远与美好相伴,让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国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