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吴瑞清:“戎”归家乡 建功农业“新战场”

寿光融媒讯(记者 杨晓菡)他,曾眼含热泪脱下军装,然后带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以建设家乡为“战场”,“冲锋陷阵”在农业经济建设的潮流中。他,曾经许下诺言,退伍不褪色,无论身在何方,都要争当行业“排头兵”。他叫吴瑞清,在建设家乡的“新战场”上,他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责任与信念、勇敢与担当。

因为情怀

他扎根家乡就业创业

日前,在洛城街道寒桥农业示范园区内,寿光市匠工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瑞清正带领团队开展现代化智慧农业的深入开发工作。“我们的园区正处在拔园阶段,虽没有可以展示的农产品,但仍吸引了不少同行和学者参观学习,因为园区采用的现代化设备和智慧农业技术一直是超前的。”吴瑞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区域,是公司为做产品推广而建设的高标准智能玻璃温室,面积2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无土栽培技术、潮汐物流栽培模式、无人化智能自动喷灌和迷雾系统等现代农业科技。

1981年出生的吴瑞清是孙家集街道达字刘村人,1999年,他怀着一腔卫国戍边梦,投身到了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在军营,他吃苦耐劳,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是名副其实的“排头兵”。2007年12月,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

无论是身在部队还是脱下军装,吴瑞清不变的是听党指挥、忠诚奉献的军人本色。退伍后,他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服务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家乡的有用之才。说起创业经历,他说:“8年的军旅生活,让我养成了能吃苦、不服输的军人品质。咱们寿光是‘蔬菜之乡’,怀着对农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回到家乡后,我便开始专心钻研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2018年3月,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号召下,我成立了寿光市匠工园艺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创业奋斗之路。”

“干就要干出点名堂。”为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吴瑞清秉承军人敢闯敢拼的韧劲和永不放弃的钻研精神,带领公司设计人员多次跑市场、看产品,洞察市场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发设计高端自动化智慧农业设施,大大推进了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现在,公司拥有20多项专利,有力推进了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农业产业的创新和融合。

因为担当

他带领团队扛起社会责任

“致富思源。作为党培养多年的退役军人,我肩负着回报社会的责任。”生意成功了,吴瑞清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2018年开始,每逢中秋节和春节,他都会向老家超过80岁的老人发放节日福利,送去关爱和温暖。同时,对30多户贫困户进行帮扶,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只要提起吴瑞清,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难得的好青年。

“个人生活的印记,在部队所受的教育,创办企业的切身体悟,都让我深深感到,企业只有有温度、有人气,才能做大、做稳、做强。”自创业以来,吴瑞清要求公司员工始终诚信经营、积极进取。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多次被评为诚实守信、纳税信用单位,并成为“潍坊科技学院实践基地”,为校园学子提供了实习平台。对实习的学子,他经常与其交流,“和学生们交流,不仅能帮助他们提升实践能力,还能活跃我的思维,让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今年预计能翻一番,实现利税1500万元以上,进一步为寿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吴瑞清告诉记者,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还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多个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并推进完善了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大数据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

“军人的称谓,是我一生的荣耀,也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吴瑞清把军人的亮剑精神和奉献精神融合起来,创新进取,洒播大爱,用自己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在家乡土地上奏响了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