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把理想装进迷彩背囊,用激情点燃青春梦想。近日,2023年军事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结果出炉,军事院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到学子们手中。经过多年拼搏,他们终于成为“准军校生”,即将走进军事院校,投身国防事业。从此,“八一”建军节这个重要节日,在他们心中将会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刚拿到军校通知书的大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从军梦想和军人情结。
王曦
筑梦军营
家族两代四人从军
“我希望在军校中磨砺自我,将来献身国防事业。”谈及未来,王曦坚定地说道。王曦是纪台镇人,今年高考考了587分,现已被空军工程大学录取。
“这是一封代表家族传承的通知书。”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王曦的父亲王天永反复抚摸着通知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王天永是一名有着16年兵龄的退伍老兵,他的二哥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三哥则在新疆当武警。如今,儿子又收到了军校录取通知书,意味着这个家庭的两代四人从军。
“参军对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王曦告诉记者,父亲服现役时,他跟母亲一起随军,童年便在军营里度过。筑梦军营,父亲、二伯父、三伯父都是他的启蒙老师。父亲和二伯父退役后,仍坚持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过着非常低调自律的生活。从他们身上,王曦看到了军人的优良作风,认识到军人肩负的重担,心中也逐渐有了从军的想法。
“高中刚入学,我就计划报读军事院校。现在如愿录取,我非常高兴。”王曦认为,自己能圆梦离不开家人、老师的帮助,包括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引导。“除了父辈的引导,姥爷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王曦说,他的姥爷是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童年一直到现在,姥爷跟他讲得最多的便是红军长征的故事。
“纪律严明,要求严格。”这是王曦对军事院校的第一印象。他表示,进入院校后,他将继续磨炼自我,奋勇前行,在军旅生涯中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李奇隆
不负韶华
为强军事业作贡献
“理想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职业规划——军人,人生目标——耿耿忠心,以身献国。”这是李奇隆冲刺高考决心书上的人生规划。他今年高考考了629分,已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录取。
“考军校,去当兵。”小学六年级时,李奇隆偶然间看到了一本航空杂志,各种战机介绍和飞行员历险经历让他对军营产生了浓厚兴趣,更让他产生了保家卫国的想法,点燃了他的参军梦。到了高中,学习之余,他常常通过网络浏览军事新闻、了解前沿军工装备。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思考,他对军校、军营的认知越发清晰,考军校、当军人的目标也越发坚定。最后,他把考学的目标对准了国防科技大学。
“军事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想尽己所能为我国的强军事业作出贡献。”李奇隆言辞恳切。逐梦路上,亲友助成长。他表示,对于自己的从军梦,家人十分支持,也给予了很多帮助。
得知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后,李奇隆非常兴奋。“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后终于实现梦想,这种感觉让人无比喜悦。”对于未来,他满怀期待,渴望学习新的军事知识和技术,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
“希望未来的磨炼,能让我的身体更加强壮,性格更加坚韧,成为一名对国家航空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李奇隆说,他的脚已经迈进了军营,走在了逐梦路上。他告诫自己,军营很大,道路很长,唯有努力拼搏,方能不负韶华。
王锦通
初中便决心
报考军事院校
“从初中八年级开始,我就很笃定,要朝着军校这个目标奋斗。”王锦通说,“军旅梦”这颗种子落在他心里,缘于一次飞行员定向培养选拔。2019年,正在读八年级的王锦通参加了飞行员定向培养选拔,很遗憾,他因身体原因落选。
“我会以另一种形式去当兵,为祖国发展作贡献。”在为飞行员定向培养选拔做准备的过程中,王锦通被军事院校的课程、氛围深深吸引。当时他就非常坚定地表示,将来要报考军校。此后,他时刻以此次落选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加强锻炼,时刻为参军入伍做准备。
“男子汉就得不服输!”王锦通的祖父王照新是一名退伍老兵,得知孩子的心愿后,一直鼓励他努力学习,为实现参军梦奋斗。今年高考,他如愿以偿,以569分的成绩,被空军工程大学录取。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锦通告诉记者,求学中,他感触最深的始终是初中学校门口的那句箴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进入军校后,他仍会以此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高质量完成学业,接受祖国考验,将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拼搏奉献。
“孩子进入军校读书,意味着选了一条艰苦的奋斗道路。想走好这条路,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必须甘心奉献自我。我们为孩子的选择感到骄傲,希望他在军校的栽培下,为祖国的强军事业作出贡献。”王照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