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 通讯员 王潇)普法网格员们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将“法”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卡通可爱的“菜晓法”,在刷亮普法品牌的同时,将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以生动活泼的方式送到群众手中;借助热闹繁荣的“地摊夜市”平台,普法网格员们开展丰富多样、生动亲民的宣传活动,为“夜间经济”注入法治动能……今年以来,寿光市创新实施网格化普法,推动普法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向末端延伸,把网格建成基层普法的“主阵地”,让网格员成为基层普法的“主力军”,以“微普法”带动“微治理”,以普法“微循环”撬动社会治理“大循环”,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一“网”兜普法
网格普法全覆盖
“又来普法了,再给我两本民法典,拿回去给小孙子学学。”圣城街道东夏村村民夏先生握着普法网格员的手高兴地说。他告诉网格员,上周小孙子拿自己的手机充值了大额游戏币,他通过阅读普法读本得知这种情况可以“维权”,于是他立即联系客服,据理力争后成功维权。
据了解,为更好地做好普法工作,普法网格员们每周都会带着普法宣传资料,到村(居)小广场、村头巷尾或者居民楼下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从法律角度为大家出谋划策,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培养群众法治思维,变“课堂灌输式”讲法为“聊天问答式”普法,打通法治宣传的“最后一米”。“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处处有法律,这样的普法形式太接地气了。”夏先生说。
据了解,网格员们开展的“拉呱式”普法已成为寿光普法的常态化形式之一。
在圣城街道,普法网格员到街头游园开展“送法进游园”活动,为群众宣讲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知识;在稻田镇,普法网格员进村入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文家街道,普法网格员借助公益电影巡映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宣讲民法典及防范养老诈骗知识,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法治文化生活……连日来,普法网格员化身“流动普法员”,深入村头巷尾、口袋公园,把普法讲堂“搬”到群众家门口,重点围绕婚姻家庭、养老继承、邻里纠纷、禁毒防邪、反电诈等内容,从群众日常生活谈起,再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实现普法宣传无死角。
今年以来,寿光市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坚持“普法责任向网格延伸、普法资源向网格下沉、普法要素向群众身边集聚”的工作思路,以我市现有网格为基础,在每个网格组建一支由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社工、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社区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村居志愿者等组成的普法团队,推动普法资源和力量向末端延伸,把网格建成基层普法的“主阵地”,让网格员成为基层普法的“生力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条块协作、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网格化普法新格局。
用“网”促成效
普法服务精准化
“叮……”小区物业微信群消息响起。“看,咱的‘菜晓法’又来以案释法了,这期讲的是小区楼道摆放杂物违法吗?”普法网格员一边打开微信群一边向周边居民宣传。
为使枯燥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有效结合,推进网格普法工作落地生根,寿光市推出了“菜晓法”法治卡通形象,依托我市网格微信群、业主(村民)微信群、商户微信群,定时推送法律知识、普法案例、法治小故事等,宣传最新政策法规、法律常识和防骗信息。作为寿光市普法宣传品牌,“菜晓法”让普法工作从原来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面对屏”,实现群众学法零时差、零距离,形成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朋友圈普法”新风气,让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入心入脑。
“电信诈骗、婚姻生活、就业务工、扫黑除恶等,‘菜晓法’的普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前两天想了解下务工合同方面的法律知识,这不,普法网格员给咱送来了。”……说起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群众纷纷点赞。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日常普法中,寿光市依“网”定职责、用“网”促成效,致力于普法服务精准化。将基层治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普法事项全面纳入普法清单,实行普法工作“网格呼、部门应”,根据网格普法需求,实行主管部门定向精准普法,或多部门联合进驻网格开展集中普法,构建起“权责明确、重点突出、响应及时”的普法联动响应机制。
强化研判“问需”,每月召集专职网格员、普法志愿者等召开普法工作分析研判会议,研究提出普法需求清单,制定月度普法工作计划,推动普法工作扎实进展。定期学法“提效”,研究制定学法计划,组织法律顾问、社区律师等采取专题讲座、以案释法、观看案例视频、观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形式,定期对网格员及普法志愿者开展居民常用法律法规培训,以培训促提升。同时,根据群众法治需求和基层治理需要,网格员提出普法建议,职能部门下沉网格开展靶向普法,普法情况由网格员适时进行反馈,形成了“提出订单、即时派单、下沉履单、适时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
靠“网”惠民生
普法宣传最大化
“第一次当‘老板’,对小摊子要不要签订租赁合同、合同怎么签等一窍不通,多亏了普法网格员来夜市普法,给我的创业之路吃下了‘定心丸’。”夜市摊主郑先生说。
连日来,寿光市通过开展网格化普法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城市夜经济有机融合,借助热闹繁荣的“夜经济”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生动亲民的普法宣传活动,精准服务地摊经济,为“夜经济”注入法治力量。
“各位顾客,咱撸串喝酒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一定别忘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在普法宣传的同时,普法网格员变身文明劝导员,对饮酒人员进行温馨提醒。“给我一本法律读本,出来吃个烧烤还能学到实用的法律常识,你们真是太贴心了!”刚知道“借条”“欠条”不一样的张先生对普法网格员的宣讲赞不绝口。
靠“网”惠民生,构建按需定制的普法供给链。“微普法”深度融入群众“微生活”,各网格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先后推出物业微信群案例警示普法、“小广场+小马扎”拉呱式普法、“口袋公园”循环送法、“夜市小摊”普法、小区普法小贴士等网格普法项目。
法治与德治并轨齐行,启动“法润菜乡·德法同行”普法项目,由网格员、法律顾问与村居传统文化辅导员共同依托社区、村居开办“家长学校”“法德讲堂”,每月利用“党员学习日”“小区阳光议事日”等开展法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聊天答疑等形式与老百姓谈“案情”。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宣讲386场次。
为让普法宣传效果最大化,寿光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优势,开通涵盖法律故事、法律知识问答、律师讲法等模块的掌上学法平台,并整合“寿光云”等资源推出“直播+普法”“电台+普法”“新媒体+普法”等普法专栏,实现群众学法零时差、零距离。同时,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征集,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主题,开展法治小品、快板、戏曲等法治文艺作品创作,让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截至目前,各网格共推出法治文艺作品73个,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学法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