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为深入推进新时代美德信用建设,寿光不断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方式,以美德信用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美德信用建设工作“提质增效”,擦亮“美德寿光、信义菜乡”品牌。“‘美德信用户’是块金字招牌,有了它,不但从银行贷款方便,和外人打交道时人家也高看一眼。”8月15日晚,稻田镇崔岭西村“美德信用户”星级评定民主评议会结束,全村220户村民全部通过投票,被认定为五星级“美德信用户”。评定结果公布后,村民个个脸上洋溢着骄傲与自豪。
美德信用赋能
做好致富文章
据了解,本次“美德信用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评定,分为“自律助人之星”“孝老爱亲之星”“诚信利他之星”“节俭绿色之星”“共建共享之星”5类。
“前期,稻田镇党委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逐户分析,由于整体村情较好,全部达标,于是拟将我村享受村民待遇的220户住户全部认定为五星级‘美德信用户’。评定结束后,家家户户将由市里统一挂牌,享受荣誉、农商银行相应优惠金融服务及我市在养老服务、医院诊疗、图书借阅、市域旅游等领域出台的相应信用激励政策。”崔岭西村是寿光市首批美德信用建设试点村之一。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表示,星级“美德信用户”评定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一定星,不搞终身制,达标的“添星”,不达标的“降星”直至摘牌,让美德信用有“镜”可照、有“尺”可量、有“标”可比。
一个美德信用户的评定,为何让村民如此关注?答案或许可以从该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中找到:“评上美德信用户,需要钱时难不住。”
“信用户评级好,不用抵押,只凭自己讲诚信、守信用就可以贷到款。”崔岭西村村民崔建成是位大棚种植户,同时经营着一家蔬菜合作社。去年,他完成了蔬菜大棚智能化改造,而帮他圆梦的100万元资金,是靠“信用”获得的贷款,没有任何个人抵押。
据了解,崔建成通过寿光农商银行“整村授信”,被评选为3A级信用文明户,首先获得了20万元“文明信用贷款”;又通过其合作社的交易金额及数量、诚信信息,获得了30万元“数据信用贷款”,满足蔬菜合作社经营资金需要;随着合作社经营效益持续向好,他计划将购销范围扩大到8个村庄,并设立3个下级代收点,随后通过担保增信,寿光农商银行又给他发放了“助企贷”50万元,解决了其收购资金存在结算性短缺的难题。
在崔岭西村,像崔建成一样通过信用贷款搞产业、快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信用有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村民对评选美德信用户的共识。
美德信用进万家
催生遍地幸福花
“‘美德信用户’现在是块金字招牌,成了衡量村风、家风好坏的重要标志。自从创评美德信用户活动开展以来,民心更顺了,村风更好了。”谈起评选美德信用户给农村工作带来的变化,村民崔新中深有感触。近年来,崔岭西村以“美德信用建设”为切入点,将美德信用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不仅满足了群众生产的资金需求,也更好地引领了乡风文明,“让德者有得”,把文明新风吹进了群众心坎里。
作为寿光乡村振兴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融合互促的发展缩影,崔岭西村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荣誉与美德信用户评选相结合,让新时代美德信用“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大家养成了好习惯,都想为村里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崔玉禄说,随着美德信用建设的层层推进,广大村民越来越珍视自己的信用,争当“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提升。如今的崔岭西村,“忙着建棚种瓜果的人多了,打牌搓麻将的少了。”“村里志愿者多了,村民自主编排的文艺节目既接地气又有意思。”……大家积极参与美德信用建设,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这次美德信用户评定,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美德信用建设的积极性,大家伙儿参与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都很高。”崔玉禄表示,下步,该村将进一步健全美德信用激励体系,通过“美德信用”赋能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明实践筑同心、信用赋能惠民心、美德传承入人心,切实以实际行动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