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杜慧)“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对于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孩子能幼有所育,父母能老有所养,这便是最大的幸福。近年来,我市聚焦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两类特殊群体,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精细化、精准化上积极探索实践,突出“城乡融合”,努力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爱老人:

让老年人尽享“幸福味道”

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寿光从探索村村举办敬老“饺子宴”入手,创新建立幸福大院、助老餐厅等“三建四推”村级养老模式,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8月27日中午,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寇家坞六村的老年人结伴来到老年食堂就餐。虎头鸡炖土豆、鸡蛋炒西葫芦等很符合大家的口味。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提供送餐到家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愁”的问题。解决了就餐问题,居住、医疗、娱乐等服务也要跟上。在多方努力下,该村建成了集居住、生活餐饮、基本医疗、休闲娱乐、乡村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中心。

今年上半年,我市城区新增圣城街道兆祥社区、洛城街道清河垄源、城投悦府日间照料中心3处,配有健身区、阅览区、棋牌室等功能区,老年人在享受日间照料的同时,可以和朋友们休闲聊天。随着一批集助餐、娱乐、康复理疗为一体的社区“嵌入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落成启用,养老有了更加幸福的体验。

除了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功能设置,我市不断提升城乡养老服务能力,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探访制度,民政、发改、住建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范围。同时,实施养老护理员赋能行动,开展了多场次的养老护理员理论实操培训和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工作,建立跨部门的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双重监管机制,全力筑牢养老机构的安全、健康防线,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守护童年: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除了做好“一老”工作外,我市关爱“一小”的活动也多彩多样。

虽然暑假已近尾声,但防溺水“安全弦”依然不能放松。圣城中学的马老师每天都在家校群里重复“防溺水四知道、六不准”的要求,确保孩子安全。

为做好防溺水工作,我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维度开展防溺水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村响广播、政务宣传栏、警示标语等方式,营造铺天盖地的防溺水宣传阵势。同时,发动镇村干部、教师、网格员、志愿者开展进集市、敲家门活动,发放防溺水宣传单页,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

除了安全工作,我市在优化教学环境中不断发力。为让孩子“好入园、入好园”,本着“教育的事急办,教育的事先办”的原则,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幼儿教育保障水平。随着一批批新学校的投用,年轻的父母不再为“入园难”忧虑。

为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寿光将农村留守儿童保障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中,通过主动发现、强化责任落实等工作,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发放儿童类基本生活费380.6万元。

承载着“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全民期盼,寿光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设施布局,让“一老一小”群体的笑容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