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创修公廨碑记 再现官台场制盐往事

截图20230829085908.png

寿光融媒讯(记者 张文志)民国《寿光县志·盐法》记载:昔齐太公以地负海,始通鱼盐之利。汉景帝二年,沿海设盐官。后魏迁邺,令傍海煮盐,时青州以北置灶五百四十有六。唐盐铁使第五琦建议就井灶之地置官司。宋承唐制。元世祖设各路都转运司,立“开中盐法”。山东分置十九场,寿光居其一,于是官台之名始著。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官台,在今县城北六十里。元初有盐官,名官台场。大德十一年,台上建孔子庙,后废。清初时,官台盐场大使署在此。乾隆三十四年,潮水漫溢,始徙于侯镇。迄今官台村北尚有明万历间灶志碑、灶学碑,皆仆地,场署故址则荡然无存矣。《齐乘》云:‘寿光有灌亭,岂灌转为官,亭转为台欤?’此悬揣之辞未可据。”作为中国海盐之都,寿光制盐历史悠久,北部沿海地区至今仍是全国著名的产盐基地。史料记载,自秦汉时期,历代统治者均在寿光设置盐官管理盐政。2012年,考古专家在寿光羊口镇官台村发现元代盐业衙门的创修公廨碑,碑文为研究寿光制盐史提供了实物佐证,也表明官台村在元朝时就是官台场盐业衙门的所在地。近日,记者再读元代创修公廨碑记,700年前官台场的那些人和事,穿越了时空生动再现,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画卷,仿佛就在眼前。

官台相传为齐王避暑之所

2012年8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现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考古专家燕生东在寿光市羊口镇考古时,发现了距今700年的元朝时期盐运司衙署碑,表明官台村早在元朝时期就是盐业衙门,即官台场的所在地。2013年,此碑曾被不法分子盗窃,所幸后被公安部门追回。该碑对于研究寿光悠久盐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元代寿光的制盐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佐证,对丰富中国盐业史也是有益补充。该碑现存于羊口镇官台村。

创修公廨碑整碑由青石雕刻而成,分为雕龙碑帽、碑身、赑屃碑座三部分。碑帽由长1.30米,宽1米的石块雕成两条盘龙,这也是当地人称雕龙碑的来由。碑身高2.06米,宽1.08米,厚0.28米,重达5吨。碑座长2.35米,宽1.30米,厚0.75米。碑两面均刻碑文,正面标题为“创修公廨之记”,“廨”即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场所的统称。正面碑文自右向左竖排,共计28列,每列全格65字,全碑含空格在内共1820格,实际有1100余字,除下端部分字迹较清晰外,多数字迹模糊。碑的背面上方“协赞题名”四个大字清楚可见,其余很多内容也模糊不清。

专家通过研究,经查阅史料基本还原了碑文内容。“夫官台遗迹,土人云齐王避暑之所,故俗相传未为实,而基址尚在,然无文字可考矣。四际围之仅二百余里,东涉于弥,西被于淄,南接斟鄩,东北距海,其地广斥,乃利国煮盐之地也。”碑文伊始介绍了官台村的历史,官台盐场的面积及范围四至:当时官台盐场方圆200余里,东到弥河,西边覆盖淄河,南与寿光相接,东北至海(渤海)。这样一片广阔的盐碱地,乃是国家重要的产盐之地。

接下来碑文记述,自元代开始官台制盐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及每年的盐产量等。元朝至元初年(1264年),朝廷在此设立了专门的盐业官员——官勾,管理官台场这一带的盐务。当时就有五灶煎盐,从业的灶民近400人,每年产盐达680万斤,折合3400吨。到了丁未年(1307年)官台场的盐业管理机构改升为司令司,设管理官员司令、司丞两人,品秩与县令相同。

武公在官台场施政为民

碑文大篇幅记载了盐官武公在官台场任职期间的施政措施和功绩:至治改元(1321年)夏,盐官武公来到官台场任司令,面对困境,不是采取压榨灶民的手段完成课盐(盐税)数额,而是从根本入手,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尽快恢复生产。于是,他以圣贤之道教育官吏民众,让众人有所敬畏,延请明师向民众讲解孝义之道,去小私而尚大义。

至治壬戌(1322年)夏,是武公到任的第二年,盐运司发布盐法公告,督促各场官员追回灶民工本(亦作盐钞,官府发给盐户作为生产成本之钱钞)弥补往年亏空。武公认为要弥补亏空,必须从根本入手,在不克扣灶民工本的前提下,号召广大灶民加大生产力度,提高生产量。并对完成任务的灶户进行一定奖励,提高了灶民生产的积极性,场里的官员对这个办法都非常认可。

“劝戒恩与数百日,是郊无野火,灶民安逸,运民无盗草之名矣。公尚患民无……于是察吏之攘窃者,不使遂其奸;民之豪强者,不得逞其欲。赏罚信,治具明,教令肃,徭役省。追侵渔财物,贮诸仓库,以奉往亏……而其诚欲阴绝灶民供给之艰,逋逃间者继继,秩于本司。”通过采取劝诫、兴学,恩威并施等一系列措施,数百日时间,官台场的面貌大变。私自煮盐的情况没有了,运民盗割野草的问题也得以解决,灶民生活安逸。即使如此,武公还是担心民众会遭受到不法官吏以及恶霸的勒索与伤害。于是,严厉查处官吏的攘窃行为,使其不能得逞。加大对恶霸打击,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欺凌百姓。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赏罚制度,公布于众,下达命令,整肃徭役,追缴酷吏、恶霸侵占的财物,储存于仓库中用来弥补往年亏空。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命令武公管理官台场,沿袭以前的课盐额,为提高盐的产量,武公诚恳地帮助灶民解决供给难题,这让之前外逃的灶民相续不绝地返回家园,有秩序地到盐署衙门登记注册。

碑文记录创修公廨过程

“公廨旧无石纪,不知岁月,栋木朽腐,柱石欹侧,毁圮不克嗣葺。公怟而太息曰:‘不为改作,安能仍其旧乎?’……不数月,创构正厅七间,暖室三间,鼓楼层檐,悦乎明丽。”接下来,碑文所记是创修公廨的过程。在武公到来之前官台场就有衙署,只是原来没有石碑刻记,不知建于什么年代。如今,房屋的脊檩都已腐朽不堪,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都出现倾斜,已经毁坏得不能维修了,于是武公决定修建公廨,在众人支持下,不过数月就建成了正厅七间,暖室三间。新建的公廨鼓楼巍巍、层檐叠起,明亮悦目。武公的前任官员令人书写武公来到官台场后的功绩,使肃政廉访司能够知道。不多久,武公就被调任般阳府路淄川令(正七品),政绩考评为二等,后又提升为承务郎(从六品)。

“民感其德,乡耆郑珪、朱元闻灶民代以□源运石以刻字师之懋德,李君实状其事以请载……公名秀,字子实,济南人也。”碑文记载,当地民众感恩武公的德政,在李君如实讲述下,请作者记录下他来官台场的所作所为,最后写明了武公的名、字和籍贯。

《青州府志》卷之十三《宦绩》中记载:“武秀,济南人。仁宗时以清誉擢升为蒙阴令。经制有方,规画尽法,兴学校劝农桑。迁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去后,民为立石颂德”。清道光《济南府志》记载:“武秀,历城人,皇庆时由蒙阴令升都转运盐使”。武秀在官台场的时间不长,从碑文中反映的事件,可以看出应该在两年左右就“除般阳府路淄川令”,后又荣升从六品承务郎。

创修公廨碑背面碑文题目为“协赞题名”,题目下纵排38行文字。记载社会各界赞助修建公廨的兄弟单位、场区内所辖村庄提供的材料和有关人士,从右至左书写单位名称及人员官职姓名、各村庄提供的材料及人员姓名,全碑上下共有16列单位、村庄和人员名单。

屯田村、孟家村、夹河村、东方村、北邵村、景明村、王高村、崔家庄、迴河口村、临泽村、南邵村、轮疃村、浊北村、南北河村、宋家庄、垒村、北楼村、下口村、四岐村、上口村、北邢姚村、陈□□村、高家井灶、王里村、王□村、福亭井灶……以上为背面碑文所记部分村庄,700多年后,很多村名至今仍在使用,说明这些村至少在元朝就已经存在。

乾隆年间官台场衙署迁侯镇

历史上的官台场无论从规模还是管理都不断变化,盐业衙署也几经变迁。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到崇祯末年,山东始终有19场,官台场为其一。明末,官台场有锅灶百余口。清道光年间,山东盐场几经裁并,仅余8场:永利、永阜、王家岗、富国、官台、西繇、石河、涛雒。从光绪二十二年开始,官台盐场发展较快,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寿光官台盐场成为山东最大的盐场。

民国《寿光县志·盐法》还记载:“康熙十八年,刑部侍郎李迥题定官台场裁并寿光县管理,后又归并潍县之固堤场,仍名曰官台场。至乾隆三十四年,潮水漫溢,官台场署移侯镇,固堤场不属于此。侯镇自鹾务盛行,新、莱、蒙、莒、沂、淄、长及益都、临淄、临朐、昌乐盐商,筑包舂运,车马辐辏,往来如织,故一时号为繁富。光绪二十一年,永阜场被黄水淹没,引票商岸借运官台、王冈之盐以济运销。民国二年,山东稽核分所成立。三年,并官台、王冈为一场,名曰官冈场,署仍在侯镇。七年,改为王官场,移驻羊角沟。”从元朝至元初年设立盐官,至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迁移侯镇,历三朝,官台场盐署在官台村存在505年。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官台场盐官李毓林,字翰卿,山西平城县人,副贡生。光绪间两任官台场盐大使,性长厚,惠商恤灶,绰有政声,不汲汲营筐箧。虽理鹾务,犹手不释卷,以缀文为至乐。素蓄爱才癖,附近文学士崔象朴、张会津、魏毓櫆辈,皆罗致门下。至则赋诗谈艺,流连竟日,情谊蔼然。孝廉王宗元尤被其裁成,得跻通显。满门桃李,一时传为盛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