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培育电商人才 赋能乡村振兴

寿光融媒讯(记者 高斌)近年来,寿光市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蔬菜产业优势,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农村产业”工程,目前,我市活跃电子商务企业1594家、各类活跃网络商铺1.5万余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对接着产销。随着农特产品乘“云”走向全国,开网店、直播带货成了不少农民的“新农活”,手机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新农具”。营里镇的孙太森借助寿光发展电商的契机,将“新农具”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拍摄短视频,传播农业知识,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营里镇新农人电商助农服务基地,孙太森将自己拍摄的视频内容传给基地工作人员,经过剪辑,一段完整的短视频就产生了。

“镇党委政府非常支持发展电商行业,前期邀请了专家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我第一时间报名,学习了很多知识。”孙太森告诉记者,依托镇级电商服务基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将剪辑、拍摄等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逐一攻破,他发布视频作品半个月后,全网涨粉3万余人,点赞数超过15万次,播放量近千万次。

据了解,寿光在田柳镇、营里镇等地建设了“新农人”电商助农服务基地,定期邀请抖音专业运营讲师、寿光市电子商务协会首席讲师授课。目前,已组织专业培训40余场,覆盖2000余人,培育金牌“新农人”40位,新增从业人员100余人。

9月6日,在田柳镇的一处电商小院,美农农业的多名主播正在直播销售农作物种子。该企业一直从事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经营,近年来抢抓“互联网+”机遇,将销售方向逐步转到线上,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其中电商销售占比80%以上,电商销售做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随着“寿光蔬菜”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寿光的种子、种苗、各类农产品被广泛认可,乘着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为把“寿光蔬菜”品牌擦得更亮,我市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蔬菜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同时,持续完善电商产业链条,新开发独根红韭菜、桂河芹菜、浮桥萝卜等22个网货化特色农产品,打造了2个区域电商公共品牌和30个农产品网络品牌,分镇村打造专属电商品牌,唱响农村电商品牌强声。

另外,围绕农产品上行,我市在电商培育、电商云仓和快递网络创建三方面着重发力,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贯通、服务全市的电商全产业链支撑体系。整合邮政、韵达等4家快递企业,全面布局快递下行,全力实现“统仓共配”“信息共享”,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构建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镇级配送节点、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下一步,寿光市将进一步依托大数据赋能传统经济,发挥网络平台采购需求牵引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加快寿光企业电子商务的更新迭代,助力打通寿光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难点和堵点,壮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全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