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退役军人典型风采展示|郭明坤:“信”工作 新风采

寿光融媒讯(记者 杨晓菡)“在信访工作中,要热情主动,问清缘由,还要做好服务,耐心接待,确保件件问题有登记、有落实。”这是寿光市侯镇信访办郭明坤在信访工作中一直坚持的理念。自2015年来到侯镇综治办,他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信访工作。8年来,他用朴素纯粹的初心志气和坦荡执着的责任担当,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为民情怀。

用真心真情

点亮信访人的“暖心灯”

“信访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句流传在群众中的“顺口溜”,充分体现了信访工作的错综复杂,既有关系群众民生利益的问题,又有因邻里纠纷闹得不可开交的矛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他们选择信访的初心。”郭明坤说,在接待上访群众时,他们时刻牢记信访工作的初衷,依据政策规定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辖区内有一户年过七旬的信访人韩某某,在2018年拨付占地补偿款时,他认为所获补偿低于国家标准,便以此为由多次写信向上级反映。郭明坤多次向他解释,都得不到认可,通过其家人、亲属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上级政策,也未取得好的效果。提及韩某某,与他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摇头,表示无奈。

但郭明坤没有放弃。“信访工作人员应该用真情点亮信访人的‘暖心灯’,把信访人当成家人,帮他们逐一解困,对信访事项则逐一化解,积小胜为大胜,让幸福主动来敲门。”此后,他一次次去韩某某家中聊家常,不厌其烦,“最初的沟通后,我发现信访人性格偏执,思想比较顽固,法治观念不强,无法客观地从事实出发,加上信访问题涉及其直接经济利益,所以问题化解难度确实很大。”

为帮助韩某某打开心结,郭明坤在一次次走访中了解到对方喜欢毛泽东诗词,便不定时到信访人家中与其讨论相关内容,帮助他提高思想觉悟,一步步拉近了彼此距离。“前后历时三年,我也不记得到信访人家中多少次,最终感化了韩某某,让他改变了对该问题的认识,写下了息访保证书。”他欣慰地说。

用勤学善思

当好业务精通的“发言人”

16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郭明坤正直刚强、坚毅果敢的个性,铸造了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在部队服役期间,郭明坤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优秀班长”,并在2004年、2007年分别荣立三等功一次。退役后,他始终秉持“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无私情怀,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把群众的一件件“小事”做实,把党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

2015年,郭明坤来到侯镇综治办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岗位,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充分发挥部队的优良作风,很快适应了新岗位、新工作。

“综治办工作业务主要是信访与热线,兼顾防邪、禁毒、扫黑除恶、社会治理、网格化治理等。”郭明坤介绍,工作8年来,他平均每年处理的信访事项达到260多件。长期的基层工作,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遇到“难缠”的信访人,他都能心平气和地进行说服教育。在新的岗位上,他同样表现出色,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在2020年被评为潍坊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退役不褪色,换装不换心。一身戎装的郭明坤,用16年时间坚守着保家卫国的庄严承诺;脱下军装的他,又用8年时间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岗位上续写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