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逐绿中国|按揭农业富民生——寿光模式的台儿庄新探索

编者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肯定“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挖掘梳理潍坊“三个模式”集成输出的发展成效,进一步丰富“三个模式”时代内涵,寿光市推出大型策划“逐绿中国”全媒体调研纪行采风活动。这既是对寿光三十多年种好“一棵菜”、书写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回顾,也是对寿光面向全国推广“寿光模式”、带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系统总结,更是对寿光风土人情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展示,对提高寿光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截图20230919084509.png

寿光融媒讯(记者 付冰川)近年来,寿光在加快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寿光模式”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更多地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日前,记者跟随“逐绿中国”全媒调研纪行采访活动摄制小组来到枣庄市台儿庄区,探访了“寿光模式”与千年古城碰撞交融下孕育出的新成果。

家门口建起高标准蔬菜园区

百姓抢着往回赶

到达台儿庄区的当天下午,记者一行走进位于马兰屯镇的运丰良蔬蔬菜产业示范园,见到了刚刚从棚里忙完的姜子成。“棚里种的是彩椒,刚栽上苗子不长时间,活儿不多,基本雇人干。”他是园区首批种植户,相比过去,如今守在家门口就能种上高标准蔬菜大棚,产销不愁,收入更有保障,生活也增添了幸福感。

振兴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农业转型势在必行。2021年,台儿庄区属国企山东良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过长期考察,与寿光市绿之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运丰良蔬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8月,运丰良蔬蔬菜产业示范园开始投建,并于12月份建设完成82个高标准日光温室,除自留的20个自种大棚,其余62个大棚全部给农户租种或购买。

“前些年,我在江苏燕子埠那边种棚,听说家门口建设了高标准蔬菜大棚,还能‘按揭贷款’——只要付一部分首付就能买下一个大棚,而且从种到收园区全包,我就把燕子埠那边的棚全卖了,回到了家乡。”姜子成一直在外从事蔬菜、水果种植行业,得知运丰良蔬蔬菜产业示范园建设了高标准蔬菜大棚,还搭配着政府好政策,他果断返乡承包了两个大棚,一个种着茄子,一个种着黄瓜。从去年底至今,两个大棚已收入二十多万元,比在外地种棚更有赚头,“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技术、身体没问题,准备再承包两年。”

“只要跟着寿光老师们种好大棚菜,日子就糙不了!”邳庄镇后石佛村村民李建设年轻有干劲,一口气承包了3个大棚,全部种了樱桃西红柿,半年多就卖了四十多万元。他直言:“在园区里种棚,管理有人帮,卖菜不犯愁,我正和家里商量着直接‘按揭贷款’买几个棚。”

“寿光模式”新内涵

台儿庄“按揭农业”让百姓富民路越走越宽阔

“‘按揭农业’发展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种植户5个关键性难题。一是‘缺钱’的难题。以按揭购买大棚产权为例,农户仅需支付首付30%即可,后续根据农户自身资金及还款能力,可以合理设置首付比例及还款计划,最长期限可到10年,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二是‘技术’的难题。农户无论选择哪一种模式,都会由公司统一种植品类,统一提供种苗、农资、技术等‘保姆式’服务,让农户快速成为种菜的行家里手。三是‘销售’的难题。目前公司已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种植的果蔬上市后会直接销往上海、南京、合肥、武汉、成都等国内优质市场,为农户取得高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就业’的难题。‘按揭农业’模式的推广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以园区为例,从项目建设到大棚租售,可提供1600多个就业岗位,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五是‘村集体增收’的难题。园区落户后公司在带动种植户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增收,去年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带动园区所在地南洛村村集体增收13万元,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合作,和村集体一道探讨更多增收方法。”寿光市绿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洪新表示,在寿光,蔬菜产业从种子研发、种苗培育,到种植管理、销售加工,再到蔬菜标准认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蔬菜产业有奔头、种菜农民有赚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种菜。台儿庄“按揭农业”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寿光模式”的新内涵,他们希望依靠“寿光模式”“寿光精神”带动,让当地百姓在大棚蔬菜这条富民路上越走越宽阔。

“群众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有疑虑,再到后来的踊跃报名、抢购统管,也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种植经营模式的潜力和果蔬市场的巨大前景,按揭基地‘保姆式’的服务,也彻底打消了种植户的各种顾虑。”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党委副书记王建斌表示,运丰良蔬项目的落地,带来了“按揭农业”模式,解决了老百姓建棚难、管理难、销售难的问题,也全面激活了地区农业转型的原动力。截至目前,园区周边30多个村、近千名群众参与按揭种植及净菜加工服务。

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强说,下步,他们将继续用工业化理念助力“按揭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拓宽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路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全区三农工作向强跃变。

“寿光模式”融入千年古城

期待绽放别样色彩

深入了解台儿庄大棚蔬菜发展历史,会发现与寿光蔬菜产业有着紧密联系,不仅政府主导的蔬菜农业园区内随处可见“寿光元素”,百姓自建大棚里也满是“寿光人”的影子。

“我们把寿光当标杆,力争三年内追赶上寿光人的种植水平,打响我们自己的‘烧烤茄’品牌。”在台儿庄涧头集镇,有这样一位农业带头人,他是贫困户的“一家之主”,又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勇者,他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付出,独臂创造出一片大棚事业,带领周围农民“抱团”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2000年底,因一场车祸,王林林失去右臂。倔强的他没有沮丧,而是决心活出个样子。凭着一只左手,他先后摆地摊、扛大包、开三轮,后来,萌生了种大棚蔬菜的想法。“我从2011年做调研,仅在寿光就待了大半年,一番考察下来,觉得能行!”王林林选择了种茄子,因为相比其他作物,茄子管理起来一只手能行。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他建起了自己的蔬菜大棚。第一年,一个棚收入78000元,第二年收入105000元,两年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还有盈余,这让他更增添了依靠科技种植大棚茄子致富的信心。

“种棚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进棚,忙到晚上九点多,一天在棚里最多待15个小时。种棚遇上技术问题,我会拉上弟兄直接开车到寿光,一年最多的时候,能跑个十多趟,10年下来,我们累计考察学习的费用就在20万元左右。”后来,王林林又筹备资金准备扩建大棚时,家里弟弟和周围村民动心了,也想跟着种大棚茄子。为带动大家伙儿致富,他直接组织成立了安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大家“抱成团”。为把社员种植蔬菜的风险降到最低,王林林将好的品种引来试种,在土壤调配、胚芽种植、生长管理、收获采摘等环节,总结经验技术,成功后再推广给社员,并实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统一标准。

目前,在王林林的带动下,周边的老宅子村、龙庄村、张庄村等十多个村都已发展起大棚茄子种植,合作社共建设温室大棚100余座,核心社员近200人。谈到今后的打算,他满怀信心,计划建立一定规模的智慧农业产业园。“目前,我们合作社的种植水平有了,但和寿光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准备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让合作社农户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再提高收入水平,过上富裕的生活。”

模式有力量,农业有奔头。“寿光模式”是寿光蔬菜产业崛起壮大的经验总结,也为台儿庄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寿光经验、寿光技术、寿光菜农和寿光企业,都在这座千年古城里绽放出别样的色彩,与台儿庄农业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