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美德寿光 信义菜乡|寿光市春暖花开艺术团:走到百姓旁 唱出“好声音”

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流光溢彩的舞台、声情并茂的演出、比肩接踵的观众……在寿光,有这样一支艺术团,每年夏天的傍晚,他们会来到各村(社区),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艺术团的成员大多是退休老人,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30多人自发组织在一起,各显其能,在寿光收获了众多“铁杆粉丝”,这个团队就是寿光市春暖花开艺术团。

多场义演,唱出时代“好声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在化龙镇务本村广场内的舞台上,两名演员在放声高歌。一曲歌罢,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齐声叫好。“再来一首!”“老师,唱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观众一边叫好,一边开始“点歌”,对此,演员们也是有求必应。一首接着一首,演员们唱得投入,观众们听得过瘾。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和民歌,演员们还带来了吕剧、小品、舞蹈等节目。整个演出时段,舞台上节目精彩纷呈,舞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演出接地气,合胃口,好看又好听,很过瘾!”“十多个节目,都是我们想看的、想听的,演员们的演出也很专业……”台下的观众一边欣赏节目,一边赞不绝口。

台上演出的、台下演奏的、主持人、摄影师等都是艺术团成员,大家不是专业文艺从业者,而是一群平均年龄50多岁的退休干部职工,他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基础上,组成了文化艺术团,经常进行义务演出。

风雨无阻,热爱是他们的无穷动力

今年58岁的张秀珍是艺术团的主要负责人。她热衷艺术几十年,是一名资深文艺爱好者,尤其喜欢唱歌。“团队成员大多是退休人员。我们都是年轻时候就爱好文艺,但是没有机会和条件进行专业学习,退休后才专注于文艺练习和表演。虽然不是特别专业,但大家对文艺都有着满腔热情,后来我们就想着把这些人组织在一起,把文艺节目送到各村村民的家门口。于是,便有了春暖花开艺术团。”张秀珍表示。

在艺术团里,既有票友档也有夫妻档。56岁的周恩明和60岁的隋云凤是一对夫妻,两人都是寿光市老年大学的学生,也是多年的文艺爱好者。每到有演出的日子,夫妻俩都是早早准备,选定节目、挑选服装、自己驾车早早赶去现场,风雨无阻。“我们在一起就是自娱自乐,既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把欢乐带给大家。”隋云凤说。

副团长单国志是一家婚庆公司的负责人。在团队中,他一人身兼数职,既要搭舞台、挂幕布,又要调试音响、上台表演……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每场演出前,他都要提前三个多小时到达演出现场,一一布置完后,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张学坤负责为演出录制视频,节目进行过程中,他一刻也不敢离开现场,生怕错过了精彩的片段;演出结束后,他再对摄制的素材进行剪辑,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还有伴奏领队常加俊,舞蹈领队苍安素,小品表演爱好者杨玉霞、杨玉凤等成员,都是各司其职、精心排练、全力以赴……“我们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是大家伙儿的敬业精神没的说。大家面对演出和节目时,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不管演出地点多远,家里有多忙,总是提前到达现场,自备服装、道具等装备。还有的成员身体出现不适,但为了不影响整体演出效果,依然坚持上台……”张秀珍说,在艺术团演出的高峰期,经常遇到一周七天有演出的情况,但从没有一个成员掉队,“艺术团每位成员对生活与艺术,都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无关名利,令人敬佩。”

以艺凝心,群众的点赞是最大褒奖

“每次演出,群众的点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每当听到‘下次你们演出我再来看’‘表演的真是咱老百姓的节目’时,那种高兴劲儿和成就感,值得回味好几天。”78岁的伴奏师傅王相春是团内年龄最大的成员,他和成员们很珍惜每一次接受掌声的机会,所以很希望能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加精彩的节目。

据了解,春暖花开艺术团成立于2017年,是一个民间艺术团,现有文化志愿者30余人。艺术团成立6年来,平均每年义务演出30多场。近两年,艺术团坚持文化惠民常态化,常年活跃在乡村、社区、企业、福利院等地,精心编排了大批接地气的歌舞、小品、戏曲等节目,且都是自编、自导、自演,所到之处观众爆满,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打好文化牌,唱响惠民曲。今后,我们艺术团要再接再厉,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百姓满意为标准,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文化惠民演出质量,用文艺之光点亮百姓生活。”张秀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