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今年50岁的王德杰是田柳镇植庭小学校长。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以少先队活动为抓手,把小学生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德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从事少先队工作的26年中,王德杰以爱心和恒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所带的少先队多次获得“潍坊市优秀少先大队”“潍坊市优秀红旗大队”“山东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动感中队”等荣誉称号。
挖掘资源
为少先队员创造红色育人环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证明,校长科学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田柳镇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也是寿光教育界老前辈李植庭的故乡。从教以来,王德杰逐渐意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先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有品格优秀的学生才可能成长为有用人才,而少先队工作正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最有效途径。从此,他便积极探索少先队工作开展方式,主动报名参加少先队工作各种培训,在工作中切实实践并总结经验方法。慢慢地,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系统的少先队工作方式,德育效果斐然。
为给少先队工作创造适宜的环境,让教育活动能扎根在有灵魂的土壤中,王德杰多次带领教师走访老党员、当地群众,查阅县志、镇志材料,深入调研田柳镇的红色教育资源,创建了“红色教育,三yi花开”特色教育品牌,在学生中开展三yi教育(一“义”,做人要正义,为人正直;二“毅”,做事有毅力,持之以恒;三“意”,与人重情意,懂得感恩)。
暑假中,王德杰经常和团队教师一起研讨红色教育品牌创建思路,搜集梳理相关材料,制定适合学生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并编纂学校特色教育教材。记不清多少次挑灯夜战、记不清多少次汗水浸湿衣背,他亲自审核把关所有材料的成稿成册,反复斟酌、修改关于“三yi”的活动内容。
为获得真实、生动的革命历史资料,王德杰带领教师寻访亲历革命战争的老人,准确记录发生在田柳镇的革命故事;为给学生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他带领教师设计制作红色教育长廊,把李植庭前辈无私、忘我办学育人的感人事迹,田柳镇的抗日故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英雄人物,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珍惜当今美好的幸福生活,自觉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确立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创新形式
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在多年的治校工作中,王德杰始终把少先队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需要有品格、有信仰、有力量的优秀人才,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实现。而我们作为少先队员的引路人,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去培养他们,是我们的职责做在!”每年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王德杰都以庄重的仪式欢迎新队员、勉励老队员。示范敬礼动作、讲解标准的红领巾系法、作语重心长的讲话……让少先队员们从中感受到了荣耀和责任。
每年的清明节,王德杰都会组织全体师生举行扫墓祭英烈活动,邀请老红军战士、革命烈士的后代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每年的雷锋活动月,他都带领少先队员到困难家庭中送爱心,并发动全体少先队员积极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树立扶危救困的责任感;每年“七一”,他都要为全体少先队员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讲解这段峥嵘岁月中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人物事迹,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学生心头萌发、生长;每年的国庆节活动,他带领中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编排创意活动,向祖国献礼。
2019年,他曾组织全校师生身穿统一的中国红上衣,排成了“心”形环绕下的“中国”字样,整齐划一地挥动红旗同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深情,场景震撼。活动现场录制的视频,被选入“学习强国”平台。
以点带面
做少先队工作卓越领航者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印发后,作为少先队工作的省级排头兵,王德杰主动承担了30余所学校的现场培训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任务。
每到一个学校,他都会把自己多年的少先队工作经验无私分享,耐心细致地将少先队工作的具体环节,对少先队辅导员言传身教。他传授的少先队工作教育的新理念、有效的少先队活动创新方式、标准规范的少先队员特定动作,获得了众多被辅导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王德杰所获荣誉不断,曾获“寿光市优秀共产党员”“寿光市新时代校长领军人才培育人选”“潍坊市优秀少先队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科研创新校长”等荣誉称号。他还是寿光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潍坊市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少代会代表,潍坊市第十二届少工委委员。
“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培养优秀的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我愿意倾尽一生去播种红色!”从教一生、造福一隅。今后的工作中,王德杰将继续怀着拼搏竞进的一腔热血,孜孜不倦、躬耕不辍,在少年心中播撒红色基因的种子,做好星星火炬下的忠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