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孙欣)眼下,正值大棚黄瓜收获的季节,记者在化龙镇务本村村民隋艺的黄瓜大棚内看到,一排排黄瓜苗正茁壮生长,宽阔嫩绿的叶片舒展着,一根根翠绿藤蔓上挂满了饱满湛绿的无刺小黄瓜。33岁的隋艺和妻子穿梭其中,忙着采摘,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从学校毕业后,隋艺曾到外地一家企业工作。“虽然每个月的收入也算可观,但我经常听村里的亲戚朋友说种植蔬菜大棚的收入更高,就产生了辞职回家种棚的念头。”2018年,他回到村里,拿出积攒的20多万元积蓄承包了10多亩地,建了两个280米长的拱棚,开始种植无刺黄瓜。2019年,两个拱棚给隋艺带来了16万余元的净收入。尝到甜头后,他继续扩种小黄瓜,当年就增建了一个蔬菜大棚。之后两年,又各增建了一个蔬菜大棚。
“小黄瓜种植需要人工精细作业,耗人力、耗时间,好在收益不错。”隋艺说,虽然当时他不懂种植技术,但他的身边都是大棚种植的“老把式”。耳濡目染下,他对于黄瓜的生长习性也有了深入了解“。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在种植无刺小黄瓜,都很热心地帮助我。”隋艺说,在种植黄瓜方面,身边的“棚一代”都是他的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向他们请教“。到处问、到处学,经验一点点积累起来了,现在,我种着5个黄瓜大棚。”隋艺说。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他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种出来的黄瓜甜脆、鲜嫩、清香,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能达到较高标准,不愁销路。
如今,隋艺种植的5个大棚中,有一个是2021年新建的半高温大棚。在棚里,他安装了自动放风机、弥雾机和补光灯等设备,不仅节省人工,还提高了产量。一年四季,5个棚都靠他跟妻子管理。采摘时,两人每天三四点就要进棚摘瓜,很是辛苦“。一年到头,我们基本是在棚里忙。蔬菜大棚是诚实的,产量、收益都不会欺骗我们。”提起日复一日的辛劳,隋艺乐在其中“:有付出就有收获。种大棚确实累了点,但一年的收入也不错,所以忙和累都是值得的。现在,我种棚越来越有劲头,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在寿光,还有很多像隋艺一样努力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年轻人,他们头脑灵活、敢于创新,靠科技种棚走上了致富路,忙出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