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高斌)“百善孝为先”。近年来,圣城街道北关村推行“以孝治村”,将“孝”文化“种”进村民的心里。
在北关村,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木质家训格言分外醒目,“新二十四孝”的宣传栏也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孝”文化。之前,我市开展创建孝心示范村活动,该村被选为试点村之一。该村根据寿光“新二十四孝”标准,推孝贤,树立学习榜样,将儿女孝道、媳妇孝顺、父母守则、家庭美德等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营造了良好氛围。
“做好孝心村,其中之一就是办好饺子宴活动。老年人凑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别提多恣了。现在他们都盼着饺子宴的日子快来。”北关村党总支书记赵洪杰表示,每次饺子宴活动,村内的有为人士都会捐赠物品,积极为老年人献爱心。今年80岁的王凤芹很喜欢参加饺子宴活动,她说:“饺子宴把老人们都聚在了一起,见到了很多老熟人,心里觉得很幸福。”
除了饺子宴活动,该村举办的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五好”评选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孝”文化的内涵。获奖者披红戴花,走上领奖台,捧回印有自己名字的奖牌,自豪感油然而生。“开展评比,是为了让村民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做有标准,达到人人争先、全民创优的目的。”北关村妇联主席张卫华表示,如今村里尊老、敬老、孝老,见贤思齐、学习身边好榜样的行为蔚然成风。
为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前期,北关村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大普查活动,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有近20项调查内容。比如,住的房子是不是卫生、通风,子女多长时间回家看一次父母等等。该村通过入户大普查活动,老年人的被褥干净了,住房亮堂了,心情更加舒畅了。
“和家睦族、邻里相亲、尊老爱幼、忠厚待人。”这个家训格言村民牟建军一直挂在家门口。每到傍晚,结束一天工作回到家中,他都会陪父母一同摆弄花草、吃饭聊天。“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必须为父母尽孝。孝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事儿传承下去。”牟建军表示,该村通过“以孝治村”,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妯娌关系等变得和谐了,老年人吃得饱穿得暖,心情也更加舒心了。
一件衣服、一顿晚饭,细微处见真情;一个问候、一句祝福,暖心语润心间。在北关村,孝德文化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标志,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正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