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寿光市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揭牌仪式暨志愿者嘉许礼遇活动

寿光融媒讯(记者侯增梅)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嘉许和礼遇志愿者,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11月9日,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揭牌仪式暨志愿者嘉许礼遇活动在潍坊科技学院举行。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揭牌,为寿光市首批志愿服务培训讲师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为寿光市星级志愿者代表赠送健康查体卡,弥水公益服务中心付秀云代表志愿者作了发言,潍坊科技学院宋吉东老师围绕志愿服务技能技巧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授课。

事业体现担当,服务彰显情怀。多年来,潍坊科技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寿光市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志愿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丰富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全校38支志愿服务队伍、25000余名志愿者广泛深入校园、社区、农村等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场次,无偿献血、金辉助老、希望小屋、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等项目成为学院的特色公益品牌,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诠释了寿光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爱心、情怀和温度。

“我们将以志愿服务学院成立为契机,依托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在志愿服务辅导培训、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潍坊科技学院团委书记孙一力表示。

“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到其他人,参与到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中来,我感到非常自豪。”志愿者刘佐莲高兴地说。“能够受到这样的礼遇很是感动,将来还要继续发挥余热,把志愿精神传承好、发挥好,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志愿者赵珊珊表示。

文明实践不停步,志愿服务正当时。近年来,寿光市把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载体,助力志愿服务持续深化拓展、融入百姓生活。坚持全民志愿,建立起“1+20+N”的队伍体系,注册志愿者发展到27万人,涌现出潍坊市级及以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50多个。夯实基础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共场所、窗口网点设立志愿服务站1600多个,构建“十分钟志愿服务圈”。培育品牌项目,筛选发布“五为”优质志愿服务项目132个,对31个品牌项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成果风采的集中展示,打造了幸福金婚、幸福食堂、幸福家庭、幸福河湖等“幸福系列”志愿品牌,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强化保障激励,出台《志愿者嘉许礼遇办法》,设立500万元志愿服务基金,创新推出“志愿服务贷”,一系列经验做法入选中央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志愿者是全社会最有爱心、最讲奉献的群体,志愿服务是最崇高、最温暖的事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培训、激励回馈等制度体系,为广大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提供更加亲情化、多样化服务,影响和带动更多市民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让志愿精神星火燎原,让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城乡。”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袁京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