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追梦人·一线故事丨腰带制作手艺人罗婉碧夫妇:“腰”间藏天地“带”上展风采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郑小菲)在传统集市上,经常会看到卖手工腰带的手艺人,他们带着皮质材料、制作工具,一边制作一边售卖,款式简洁,价格实惠。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和市民需求的变化,坚守这个老行当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罗婉碧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腰带是纯手工制作,样式传统,实惠耐用。”日前,记者在圣城街道石马路见到了正在忙生意的罗婉碧,只见她从一大片牛皮上直接割下一条皮带,开始用工具完成一道道工序:扎孔、缝线、钉头……利索的操作,精巧的技艺,不时引得路人驻足。58岁的罗婉碧是四川人,来寿光做生意已有23年,一直从事手工皮带的制作行当。

为谋生远离家乡,夫妻俩先后到寿光创业

“我丈夫在老家时就从事腰带制作行当,上世纪90年代,他先来到寿光做买卖。2000年,我也跟着来了。”罗婉碧说,来到寿光后,两人分工明确,丈夫一直在各镇村跑集市摆摊,她则在石马路租了一个固定摊位。20多年来,他们就这样各自经营着手里的老手艺,靠着腰带制作闯出了一片天地。

罗婉碧介绍,20多年来,手工腰带的材料、价格、款式都在变化,不变的是他们的纯手工制作方式。“原来一条腰带卖几块钱,现在能卖到几十块、百十块钱。随着人们审美等消费需求的变化,我们制作的腰带在扣头款式、材质等方面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她说,做腰带的材料有牛皮、皮革等,因为材料不同,制作技术也会有所差别,“除去原材料及配件成本,一条手工腰带的利润并不高。但对这门手艺的热爱,让我们始终坚持着。”

罗婉碧身材瘦小,说话干脆利落。采访中,时常有顾客来买腰带或配件,没有顾客时,她就会拿出制作皮带的工具磨一磨、擦一擦,一刻也不闲着。“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腰带定价不高。”她说,这些年,自己摆摊的位置一直没有变,从在街上摆摊,到现在有了小门头,生意一直比较稳定,很多老顾客还会找上门买腰带,“我们做的腰带,最大的特点是便宜实惠,且质量过硬,一条就可以用好多年呢!”

20多年的行业坚守,希望能将老手艺传承

如今,越来越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带来了高效率、高收益,但也大大冲击了传统手工行业的发展,手工腰带制作自然也不例外。面对行业现状,罗婉碧夫妇选择了坚守。

“在寿光20多年,每天出摊做腰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靠着这份手艺,我们养活着一家老小。虽然现在手工制作腰带受到机械制作、网络购物等行业的冲击,生意越来越难做,但依然有些人喜欢这样的传统手工制品,这也是我们坚持至今的动力和信念。”对罗婉碧夫妇而言,腰带上的一针一线倾注了他们的坚守之心,承载着他们共同的生活记忆,所以手里的腰带就变得更加独特、珍贵。

“女儿们在寿光长大,但大学毕业后都回了四川老家,她们没有继承我们的手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有一天我们也不再出摊。”说到未来,罗婉碧的言语中有些失落。她说,自己制作的每条手工腰带就像她的孩子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是一件件手工产品,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凝聚着手艺人的匠心和坚守。

“我们制作腰带的工艺并不难,但少有人传承也是一种遗憾。”罗婉碧说,如今,他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做高端手工腰带定制,其中融合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产品图案精美、细节精致、实用性强,连她都很羡慕。她希望年轻一代能在传承传统腰带手工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技艺,展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新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