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杨晓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受益的是大家,成就的是自己。作为一名老兵,能为社会作贡献是荣幸,必须不遗余力。”田柳镇阇黎院村的范培吉在18岁时选择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服役于武警阳泉市支队,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他热心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帮助。特别是创业成功后,他不忘回报父老乡亲,一心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
心怀热忱回家乡 奉献青春年华
2006年12月,范培吉退役,经过部队这座大熔炉的锤炼,他把军人的军魂、气质、作风也带回了家乡。看到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后,他毅然选择投身农业——生产大棚保温被。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他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在人生“新战场”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创业对于我来说并不容易,刚刚退役时,我面临着许多困难,既缺资金又缺经验。”范培吉说,为了弥补经验的不足,他积极学习行业知识,关注市场动态,并多次与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交流“。创业初期,我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市场调研中。为了找准市场定位,我深入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及竞争对手的产品优势,力争做出农民满意、物美价廉的大棚保温被。”随着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范培吉的昌腾农业发展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公司开始注重社会效益——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在全力发展公司事业的同时,范培吉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我始终牢记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希望能为家乡发展、乡邻致富贡献力量。”他说。
多年来,范培吉坚持为身边的贫困户捐赠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前几年,他加入弥水公益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他与团队志愿者一同看望孤寡老人、孤儿和困难家庭,针对性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对于孤儿,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关怀。”范培吉介绍说,只要有时间,志愿者们便自发来到帮扶家庭,帮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为孩子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并加以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积极面对困难,健康茁壮成长。
危难面前勇担当 传承军人情怀
“退役军人、共产党员,这一双重身份既是光荣更是责任,只要群众有困难有需要,我都应该冲在前面,全力以赴。”范培吉说。2019年,村前的弥河下游西坝面临溃坝危险,他积极参加村“两委”组织的抢险队,装沙袋、扛沙包、固堤坝、转移群众、抢救财产……一刻不敢放松。
“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8点都忙个不停,一天下来,站着都能睡着。”抢险期间,范培吉在雨中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泡在冷水中的双脚经常处于麻木状态,即使穿着雨衣、雨鞋,里面的衣服依然会湿透,但他仍然坚守岗位,确保所负责的堤坝段“稳如泰山”。
在堤坝执勤期间,范培吉甚至顾不上生病的孩子。“我心里十分愧疚,但回到家中,看到家人为我准备好的饭菜和热水,听到抱着我的孩子说了一句‘谢谢爸爸守护我们的安全’,我心里感到无比温暖,所以非常感谢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
疫情防控期间,范培吉又积极报名参加村口执勤。为了更好地组建坚如磐石的防疫堡垒,他积极发动村里的年轻骨干一同参与执勤,24小时轮流值班,严格排查进出人员信息,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在防控物资紧缺的时候,他多方联系、自掏腰包为执勤点配齐,最终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
军人退役,改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退伍后的范培吉,始终保持军人的风采,一心为百姓谋幸福,全力为家乡谋发展。他说,将常怀一颗火热的公益之心,用实际行动擦亮军人为民服务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