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寿光我的城】看,乡村文化力量在生长

寿光融媒讯(记者侯增梅)为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寿光市常态化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进校园、各类公益培训等惠民活动,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服务活动

送到群众“家门口”

11月16日晚上,文家街道人口文化主题公园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主题为“文化润万家魅力文化行”的“村晚”演出吸引了众多群众观看。演出在开场舞《中华手拉手》的恢宏旋律中拉开帷幕,展现寿光百姓新生活的歌曲《寿光谣》、诙谐幽默的相声《幸福生活》、充满家乡文化气息的二胡合奏……各类精彩节目轮番登场,高潮迭起,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台上激情澎湃,台下掌声连连,不少群众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我们非常喜欢。”台下观众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

“村晚”作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载体,生动呈现了乡村文化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寿光市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每年开展“送戏下乡”、非遗展演展示和“文化扶贫惠民演出”等惠民活动1800余场,送电影下乡11000余场、文化进校园200余次,大大丰富和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乡村文化活动

在基层生根发芽

文化,不仅是文娱产品,更是内化于心的认知、外化于行的习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我市把“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让文化之花在乡村持久绽放,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近日,在洛城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活动室内,学员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古典舞排练。“今天有专业老师来授课,我们一早就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的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标准。”这边舞蹈班的学员们热情洋溢,那边垄塬社区棋牌活动室内的象棋对战同样扣人心弦。大家在兵来卒往中或低头沉思或展颜欢笑,乐在“棋”中。“我每天都来文体中心下棋、唱歌,这里配套设施完备,大家聚在一起心情非常舒畅。”家住垄塬社区的张先生表示,今年3月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开放后,他的退休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今年以来,寿光市创新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增设了一批文化服务场所,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班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精准、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有力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