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张强)为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我市通过整合业务系统、再造办事流程、强化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出了社保办理、新生儿落户、儿童入园入学、购房安居、看病就医、军人退役、职工退休、身后事办理共8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累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减少群众跑腿200余万次,在减流程、降成本、畅渠道、优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应用场景1:落户一件事只需“办一次”
过去,新生儿出生后,父母需要提交多项材料才能办好落户手续。为减轻新生儿父母“甜蜜的负担”,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开发了户籍落户查询系统,共享不动产、婚姻、社保、家庭关系等数据,户籍民警为新生儿办理落户事项时,无需再持纸质件占用不动产、房管、社保窗口进行查询,在户籍窗口即可在线查阅落户人相关数据,大大提高了落户效率,每年服务群众1.5万人次。
应用场景2:入学一件事报名“零跑腿”
以前,家长给孩子办理入学报名需要开具房产证明、户籍证明等各种纸质证明,费时费力。我市“入学一件事”申报系统上线后,彻底解决了儿童入园入学报名材料多、家长现场排队时间长等问题。
该系统接入了不动产信息、常住人口信息、家庭户人员信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等10类数据资源,实现了义务教育入学报名信息“后台比对、在线核验”,由“线下排队办”变为“线上轻松办”。2023年,该系统新增幼儿园入学报名功能,将城区55所幼儿园,近5000名幼儿入学报名纳入服务范围,每年可惠及7.5万余户家庭。
应用场景3:购房一件事安居乐业“一次好”
“买房子签约、办证只需手机操作,不用东奔西跑,非常便捷。”近日,李女士通过寿光百姓购房通服务平台办理了购房手续。
该平台以居民看房、选房、缴费、签约、办证的时间轴为主线,打通审批、住建、自然资源、水电气暖等单位信息系统和数据,实现了百姓选房、合同签订、建设进度查询、不动产证办理、二手房在线交易、水电气暖缴费等“一链办”“一次办”。自上线以来,累计签订电子购房合同1.4万余份,新房办证2300余套,每年1万户以上家庭受益。
应用场景4:社保一件事参保登记“即时办”
为解决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手续繁琐问题,我市通过共享人社、税务、市场监管部门等部门数据,实现了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后自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业务。2020年9月前成立的企业,通过“电子证照”系统和整合人社局业务窗口,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一窗受理办结。2022年6月,实现了灵活就业人员自助参保登记,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全程网上办理。自上线以来,有2.48万家企业自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有320名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缴费。
应用场景5:就医一件事上联下通“一站式”
为提高群众就医便捷化水平,我市整合医疗卫生数据和应用,建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和卫计资源四大数据库,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让群众在镇街卫生院就医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搭建互联网医院,开展在线问诊和复诊服务,患者可直接进行线上医保支付,并提供药品配送上门服务。同时,打通银行、社保、医院数据传输通道,所有医院均实现社保卡代替就诊卡,每年可减少群众办理医院就诊卡数量30万张。
应用场景6:退役一件事转身换角“加速度”
退役军人一件事服务平台实现了退役军人返乡多项事务“码上办”。该平台整合公安、社保、医保、人武部、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业务,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快递寄送等方式,实现了退役士兵报到、落户、职业技能培训申请、保险关系转接等7项业务集成办,办理时间缩短3至5天,跑动部门从6个减至1个,预计每年可减少退役军人跑腿2000余次。
应用场景7:退休一件事“繁杂事”简单办
企业经办人员或退休职工办理退休手续,需多次奔波于人社、医保等单位,多次填写重复信息、表单,办理手续耗时长。退休一件事服务平台整合电子身份证、死亡医学证明、退休人员信息、婚姻信息等数据,使用电子印章完成申请材料审核,实现了人员退休申请、遗属补助及死亡抚恤金申领等业务在线办,相关业务审批效率提高80%。该平台已在教育系统36个学校试运行,年底前扩展到机关事业单位,预计每年减少退休人员及家属跑腿10万余次。
应用场景8:身后一件事“伤心事”贴心办
身后一件事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代替证明材料提交,利用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章)等技术,将公安局、镇街卫生院、市区医院等部门单位填报的死亡数据在线自动生成电子死亡证明,完全代替了纸质死亡证明,实现了死者家属办理户口销户、殡仪馆火化、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等“身后事”相关业务“一链办”。
同时,该系统与省疾控中心慢病监测系统对接,死因监测数据互联互通,避免了二次提报,提升了死因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上线以来,办理各类业务2000余次,提供生存认证服务500余次,每年可减少群众跑腿10万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