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逐绿中国——延安篇|在“红色”圣地 延展绿色希望

binary_middle.jpg

寿光融媒讯(记者 付冰川)进入陕西省延安市,走甘志路到甘泉县,两侧除了山坡上一户户的窑洞,最显眼的就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在航拍镜头下,它们泛着点点银光,犹如洛水河畔一颗颗明珠,迸发着不息的力量和希望。

28年前,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将寿光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传播到延安。如今,“逐绿中国”采风摄制小组再次来到延安,看到大棚蔬菜的“种子”已然深深扎进这片“红色”圣地。当地在接续“寿光蔬菜基因”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兼具地方特色的蔬菜发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的农业发展模式,引领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

从一粒“种子”

长成蔬菜生产“核心区”

记者一行来到甘泉县胡皮头村,这里是28年前王乐义在延安市传播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第一站。

刚到延安的王乐义,因为身体不好再加上一路奔波,发起了高烧,但他仍坚持在甘泉县政府礼堂为1000多名党员干部、技术骨干讲了4个多小时。第二天,在甘泉县委书记的提议下,三元朱村与胡皮头村结成了“友好村”。后来,从延安回到三元朱,王乐义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党员干部会,安排党支部委员、技术能手王佃军带上价值近6000元的黄瓜、番茄、韭菜、大葱等种子和农膜等大棚材料去往延安,在胡皮头村及周边村指导建起了几十个大棚。

binary_middle (2).jpg

胡皮头村委院内合影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王佃军的时候,他个头不高,眼睛很大,身体胖胖的,黝黑的脸庞看着就有股子拼劲儿。头一年,他指导我们在河滩地里建起了14个蔬菜大棚,当时没有水,他还和我们一起打的水井。”回想起28年前的场景,胡皮头村的老支书王来虎仍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当年建设的蔬菜大棚有两米多高,棚里是用四排木柱子做的支撑,所有的活基本靠人工干,吃了不少苦。虽然棚体不大,但棚里种的番茄和黄瓜十分成功,收入比种植玉米、烤烟翻了好几番。再后来,全县各乡都跟着建起了大棚。

“其实从1992年开始,我们县就一直想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王乐义书记把寿光经验和技术无私地教给我们,才真正种下了第一粒‘种子’。”甘泉县蔬菜中心副主任朱宏飞表示,从1995年开始,甘泉县找准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开始加快脚步:2004年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2009年建成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基地县、示范县;2010年率先建成延安市首个纪丰现代农业示范园;2011年被确定为延安蔬菜生产核心区,并先后建成各级蔬菜示范园33个,形成了以洛河川黄瓜、辣椒和210国道沿线西甜瓜、番茄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带……至此,“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已经形成。

到2022年,甘泉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3.2万亩,产量达到10.6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甘泉小乳瓜、甘泉黄瓜、甘泉辣椒、甘泉番茄和甘泉香菇分别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另有6个蔬菜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如今,甘泉县以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示范县为目标,按照“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的全产业链建设思路,建成年育苗500万株以上育苗中心两个,蔬菜分级包装、净菜加工生产线两条,日光温室保温被加工厂一个,辣椒酱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千亩融合示范园区一个,全面、稳步、高质量推进着设施农业延链、补链、优链、强链。同时,该县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目标,建成了魏家沟智慧园区,大力推广普及自动放风机、轨道运输车、无纺布覆盖及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设备,提升了设施蔬菜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甘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两口子种大棚

托起三个娃娃的大学梦

在胡皮头村河滩地里,最初的老式蔬菜大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配有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的高标准大棚。棚里,农户们施肥、翻地,为下一茬蔬菜有个好收成做着准备。

“种棚可能累一点,但收入没得说。”1995年,在村里号召下,村民白彦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成为当地第一代种植户。这些年,他和妻子勤勤恳恳,从跟着技术员手把手学种植技术,到成为种植能手,两口子一门心思扎在棚里。

binary_middle (1).jpg

采访胡皮头村老支书

多年前,他们对大棚进行了一次翻建。2017年,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白彦明又无息贷款建了两个新棚,种起了牛奶草莓。他告诉记者,种蔬菜大棚前,村里人都是种植玉米和烤烟,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不到两千元。那时,家里三个孩子的学费是不小的压力。后来,随着大棚设施的改进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他们守着蔬菜大棚一年下来收入十多万元,“三个孩子从中学到大学的学费,也全是从蔬菜大棚‘种’出来的”。如今,两口子还在延安给孩子买上了楼房,生活越过越富裕。

“过去没有蔬菜大棚,村里人种地收入有限,为了多赚些钱,我们往往会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里,自己外出打工。如今不一样了,大家在家种棚,收入不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真是两全其美。”胡皮头村党支部书记程伟告诉记者,这些年,老乡们靠着种棚有了积蓄,也有了走出大山的依靠和底气。特别是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走出了大山。有的像白彦明家的孩子一样考上了大学,也有的人拿着种棚赚的钱外出创业,还在大城市买上了房子,“更让村里高兴的是,很多年轻后生在外有所成就后,都会反哺家乡建设,让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寿光三元朱村的王乐义书记让我们有了现在的改变,我们心里都记着他。”程伟表示,这些年寿光蔬菜一直在向着更高目标发展,已经从单纯的种菜、卖菜发展为全产业链输出。作为延安市种植蔬菜大棚的“第一村”,他们将继续向寿光学习,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大棚农业发展成乡村产业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让村庄更美、百姓更富。

农文旅融合发展

带动农村走上振兴路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有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延安上下开始积极推动“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在位于延安甘泉县闫家沟村的千亩融合示范园区,大棚内种植了不同的瓜果蔬菜,有小黄瓜、樱桃口感番茄、葡萄等。“因为特殊的高原气候,冷暖温差较大,这些棚里种植的瓜果蔬菜口感更佳。”朱宏飞表示,千亩融合农业示范园区是当前延安最大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有日光温室360座。因为园区离5A级景区——甘泉大峡谷不远,去年大峡谷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又落地闫家沟村,于是,园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转型发展无刺小乳瓜、阳光玫瑰葡萄、小番茄等时令水果,打造了四季有果的大峡谷采摘园,将农业产业与文旅融合,棚均收入达到8万元。园区还创新推行“园区+村集体+村民+企业”模式,将15户脱贫户、1户监测户全部嵌入产业链,这样一来,不仅群众有了土地流转、劳务收入、入股分红的“一分地三分利”收益,园区还发展了10多家农家乐、民宿等。

延安,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发源地。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寿光模式”扎根这里,给革命老区播下了富民强农的种子,助当地百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子。如今的这片黄土地,从川道到山地,已是瓜果满园,设施蔬菜产业为这里的百姓带去更多的幸福喜悦,让这里的腰鼓舞动得更加雄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