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潍坊市乡村文化振兴】|【寿光】“腌菜达人”王建峰:寒寒冬日 “腌”出舌尖美味

QQ截图20231211090240.png

寿光融媒讯(记者孙欣)对于许多市民来说,饭桌上的咸菜可能胜过一些美味佳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冬季新鲜蔬菜的供应足了,可咸菜仍常常出现在很多人的餐桌上。在营里镇王家柳杭村,就有这样一位“腌菜达人”,每年农闲时间,“伺候”家中的十多缸咸菜就成了他的主要任务,而他腌制的咸菜也成为很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冬日舌尖上的美味。他就是75岁的王建峰。

“每年我都会腌些咸菜,已经坚持五六年了,家人和朋友很喜欢吃。”日前,记者在王建峰家看到,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侧,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黑色大缸。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缸上的盖子,查看着咸菜的腌制情况。“像很多农村家庭一样,我年轻时家里穷,就着咸菜吃馒头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咸菜是为了换种口味,所以我每年冬天都会腌些咸菜。”他说。

每年芥菜、萝卜收获的季节,从自家菜地将需要腌制的蔬菜采割回家后,王建峰便准备腌制。“别看这些咸菜很普通,制作起来却大有学问,特别是用盐多少最有讲究。盐用少了,菜会烂掉;盐用多了,会齁得没法吃,这就考验腌制手艺了。”他说。对于整个咸菜的腌制流程,王建峰早就“烂熟于胸”。以芥菜疙瘩(辣疙瘩)腌制为例,先挑选新鲜的芥菜,洗净后切掉上面的菜缨子,然后进行晾晒脱水。之后,将其放入盛着大半缸饱和盐水的缸中腌制。“腌咸菜的盐不是超市里的细盐,而是专门购买的颗粒状粗盐。”腌制十天半个月,待盐分全部渗入咸菜内部后,王建峰会选一个阳光晴好的日子将咸菜捞起,放到自制的网兜内进行晾晒。

“日出晒菜,日落收菜,晒得太快或太干都会降低咸菜的品质。再过十天半月后,辣疙瘩表皮微微皱起,这表明咸菜已经达到脱水但仍保湿的程度。”王建峰说,晾晒后的腌菜外表是一层褶皱的灰黑色表皮,待时间稍长就会变成白灰色,那是因为腌制时使用的盐被沥出、附着在表皮的缘故。这时,另起一个干燥的大缸,放入酱油、八角、香叶、桂皮、花椒等香料,然后将咸菜放入其中继续腌制。

“期间,用大缸互相倒两三次,直到辣疙瘩被腌得表皮没有一点褶皱、摁起来跟石头一般坚硬,这缸酱油咸菜就算腌制成功了。”王建峰说,因为辣疙瘩咸菜在酱油中充分浸泡,吸收了满满的香料香气,所以口感爽脆,味道咸香。

从最初的两个大缸,到如今的十多个大缸,平均每年王建峰都要腌制300公斤左右的芥菜、萝卜等咸菜。说到自己的腌菜配方,他觉得每家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固定“配方”,“我的用料配比也比较随意,不必拿着计量秤刻意称重”。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随意,造就了“一家一个味儿”的家常咸菜“。不管是喜欢吃咸的、淡的、辣的、酸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调料,而且,自己腌制的咸菜要比买回来的吃得更放心、更可口。”他说。

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知道王建峰腌的咸菜好吃。“每次咸菜腌好后,我都会送给大家伙儿尝一尝。”王建峰告诉记者,现在,餐桌上菜品的丰富程度今非昔比,吃咸菜早已成为饮食多样性的一种点缀。虽然在超市里、集市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风味的咸菜令人眼花缭乱,但他始终对自己腌制的咸菜情有独钟,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觉得“只有在自己腌制的咸菜里,才能吃出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