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加工相关产品场景
寿光融媒讯(记者 侯增梅 通讯员 杜晓鸣)随着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产业的蓬勃发展,石英制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日益提高。位于稻田镇的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强企,深耕产品品质和产业链条,通过自主研发,公司生产的多种石英配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广泛应用于LED控制、新能源等领域。
走进英凌半导体新材料项目现场,记者看到部分生产线已完工投入生产。“我们的石英炉管可以在1150℃的温度下长时间使用。”公司总经理李新告诉记者,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整个炉管上可以实现一体成型,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石英制品是直接承载芯片的容器,是芯片制造中不可代替的关键材料。之前,12英寸石英制品在制作工艺控制、加工燃度、加工精度等方面,受到了国外技术封锁,制约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我们努力在产品研发上迭代创新,12英寸部分石英产品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填补了该产品国内技术的空白。公司生产的立式扩散炉、石英制品、陶瓷、加热炉体、热偶、精加工等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李新表示。
设备工艺的改进和技术的创新,是保障产品稳定性的关键。扩散设备作为半导体生产线前工序的重要工艺设备之一,集结了扩散、氧化、合金、烧结等多项工艺。“我们每年投入超过5000万元,对扩散设备的多个关键环节进行自主创新。”李新表示,公司通过不断努力,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部分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在行业内成功站稳了脚跟。
同时,为延补半导体产业链,该企业的英凌半导体新材料项目还配套建设了半导体用特种金属精加工及金属配件、半导体用扩散设备、炉体生产组装等。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基本实现生产原材料的自给自足,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利税4500余万元。“目前,我们与比亚迪半导体、华为海思、海康威视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订单排到了2024年。”李新表示,下步,他们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助推寿光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