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寿光】台头镇北孙村:点燃党建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村子环境从过去的“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到如今的红花绿草似花园;村内房屋从过去的低矮土坯房到如今气派的电梯洋房;村集体收入从过去不足3万元到如今的100多万元……台头镇北孙村这几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这归功于村子的党建工作做得好,在党建引领下,村‘两委’总结出‘四民工作法’,让群众得了实惠,集体有了效益!”12月12日,台头镇北孙村驻村第一书记常焕智介绍。

近年来,北孙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扎实稳健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  善治北孙”的乡村振兴之路。“四民工作法”还被评为山东省2022年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广大普通村庄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治村经验。

激活治理新驱动  焕发村庄新活力

“四民工作法”是什么?在有着380户、1348人的北孙村,它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该村坚持的“党建聚民心、网格兜民情、孝德育民风、服务惠民生”四民工作法,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建设各个环节,形成了“美丽北孙,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村子想脱贫致富,必须把老少爷们儿发动起来。”这是常焕智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及其他每一位村干部的共识。

“村里修路,不用发动就有村民主动打来电话,要捐出价值18万元的路沿石;逢年过节,年轻党员抢着给村里老人买福利,你看,明年端午节的福利都有着落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说,近年来,北孙村“两委”雷打不动地抓好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每年严格开展村“两委”班子述职。通过定期与群众互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村“两委”搭建起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在村内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以及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幸福食堂等公益设施建设中,党员、群众都是自发捐款,主动参与。近年来,村里累计接收捐款400多万元,凝聚起村级治理的整体合力。

为源源不断地给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村“两委”建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注重抓好后备力量培养,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担责任、献爱心,既支持了村内公益事业,又为下步发展党员积累了群众基础。近五年,村党支部根据“发现种子、培养种子、吸收种子”的原则,累计发展年轻党员12名、优秀青年若干,使北孙村党员队伍形成了梯队建设,达到了“年轻化”标准。

“针对村级事务千头万绪、村干部人手不足的实际,北孙村将全村划分为12个网格,选聘6名党员、6名群众担任网格巷长,每名网格巷长固定联系30户左右村民。”张富军介绍,每一位网格巷长都是尽职尽责为村民服务,当好上级政策宣讲员、村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村级事务协管员、安全隐患排查员,既疏通了村“两委”联系党员群众的“毛细血管”,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同时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真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户户进网格、处处受关注、人人做主人”的良性村级治理格局。

干部解锁新技能  产业造血见实效

基层党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如今,视频直播、线上带货等越来越受群众欢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潮流。张富军带领村“两委”成员“变身”助农主播,每天至少直播两个小时。通过互联网新思维下的“党建+”,北孙村走出了富民兴村的新路子。

“这是我们村合作社生产的香包,纯手工制作,材料是纯棉布,内里是纯中药填充,舒适度好,性价比高,请大家多多支持……”12月13日,在“香包村书记”直播间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和其他村干部正在向2万多名在线网友推荐香包。

2023年初,北孙村党支部深度挖掘村庄文化,领办了集香包制作、展览、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合作社,其中,村集体占股70%,村民占30%。合作社通过对传统香包配方、款式、工艺等进行大胆创新,靠“线上+线下”的方式对香包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打造了具有本地文旅特色的香包产业。

为了解锁“视频直播”新技能,张富军和村“两委”成员又当起了“小学生”,从零起步,选素材、写脚本、拍视频、开直播,一点一滴地学习各种直播知识和直播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打磨,张富军驾驭直播的能力越来越强,效果也越来越好,现在,他拍摄的抖音短视频每个都有几千甚至几万次的播放量。

目前,该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村“两委”还鼓励和吸纳中老年人、闲暇妇女等200余人从事绣艺工作,利用零碎时间制作香包,人均每天可完成10多件,按件计费可月入3000余元。一个香包,让北孙村实现了集体、村民双增收。

集体收入增加后,村“两委”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到“确定一件,办成一件,叫好一件”,重点抓好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实事。近年来,村里累计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幼儿园、卫生室;对村内主大街硬化上油,对环村道路进行拓宽;开展“户户通”工程,高标准整修水沟7000米,新装LED路灯120盏……全村进行亮化绿化美化之后,北孙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20年5月,村“两委”又建设了高标准电梯洋房,全面配套亮化、绿化、硬化、监控、消防、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打造了北孙新村智慧型小区,既提升了村民居住条件,又解决了人口多与宅基地不足间的矛盾。

在2010至2020年十年间,北孙村对全村2800亩土地完成流转,解放劳动力600余人。广大村民在稳定领取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又通过外出打工、办企业、做生意等,年增收近300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民收入。

村庄经济发展,最终要让村民受益。近年来,通过落实“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村“两委”积极倡树孝德文化,投资30万元建设了占地900平方米,集就餐、就医、书画、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感党恩康养中心”。每年,中心都会组织“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如孝德大讲堂、孝老饺子宴、感恩重阳节等公益活动;逢年过节,给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福利,在村里形成了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开办“家长学校、孔子学堂”,开展“孝德人家”等榜样评选,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

“在党建引领下,建设全体‘北孙人’共享共乐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北孙村,是我们所有村干部的工作目标。”张富军说,他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优化服务方式,发动全村力量,共同建设新时代的“美丽北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