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袁金辉)汉字是如何诞生的?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洛城街道韩家牟城村是寿光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曾出土过仓颉鸟迹书石刻。为此,该村打造了仓颉书院,对启秘亭、仓颉双井等进行了复原,建设了书屋、文化游园,在文化的滋养下,这个小村庄迸发出了新活力。
走进该村,笔者看到与汉字相关的内容随处看见,一排排汉风唐韵的古朴建筑让整个村沐浴在典雅的氛围中。据了解,该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用市、镇、村多方投资,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以仓颉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汉字文化主题场馆,让仓颉造字的故事传说和汉字文化传承在村里有了实物载体。这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还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悄然兴起。书院内的民间技艺传承馆,专门为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从业者设置了文创工作室,这里经常有剪纸、葫芦雕刻、泥塑等非遗绝活现场展示。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非遗文化,还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工艺品。
“我们村有很多历史故事,如今挖掘展示出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传承。”村委会主任马宗健介绍,他们经常接待研学团队,很多学生前来了解汉字起源,体验活字印刷流程。不仅仓颉书院受欢迎,村里的文化活动室也深受村民喜爱,展架上的书籍密密麻麻,共有2万余册。
让人很难相信的是,位于村北头的汉字文化游园曾是一处垃圾场。“以前这里环境较差,经过改造,如今变成了文化游园,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村民马振胜告诉记者,大家闲暇时都喜欢来这里游玩,良好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设施多了以后,大家随时可以看书、跳舞,生活越来越惬意。”马宗健表示,借助汉字文化,村里每月都会开展“展演学唱”“乡村排舞”等文艺活动,为群众送上文化“盛宴”。同时,该村还定期组织“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评选,引导村民向善向美、立德践德。如今,该村环境美了,美丽乡村的“面子”有了;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美丽乡村的“里子”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