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杨晓菡)他曾是一名军人,赤胆忠心,保家卫国。退伍后,他脱下戎装,凭着一股拼搏钻研的精神投身供热事业。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他带领同事深耕生物质新能源领域,将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变废为宝、惠民利农。他就是45岁的寿光昶旭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隋伟南。
1998年,隋伟南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2000年光荣退伍。两年军旅生涯,不但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他坚忍不拔、敢于担当的品格。
二十多年来,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隋伟南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处事讲公平、行事讲公正、做人守正义,得到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以生物秸秆、木材加工边角料、大棚藤蔓垃圾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为发电、供热、供气提供清洁能源的工程。2019年,时任昶旭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隋伟南,看到了清洁能源的未来。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他引进并负责筹建了“寿光市台头镇12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投资5.35亿元,年产值2.4亿元,利税2500万元,年发电量9000万千瓦时,年供蒸汽量72万吨,为125人带来了就业岗位。项目投用后,负责为台头镇防水园区供热供气,使台头镇成为寿光首批使用清洁能源的镇街。该项目还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生物质热电联产规划目录”“山东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目录”。
今年,隋伟南又负责筹建热电联产扩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43亿元,主要是在一期项目原有的车间内扩建、增加设备,分为厂区建设及外部管网配套两部分。厂区建设是以原有三台生物质水冷震动炉排锅炉为热源,建设1台3MW、1台9MW背压式汽轮机组,并建设相关循环、环保、原料储存设施,预计年发电8640万Kw/h,年供汽能力95万吨。同时,在外部配套3条工业蒸汽管网,总长12公里,主要为台头镇橡胶、造纸、包装材料、聚酯胎企业提供工业蒸汽。
寒冬的寿光,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即使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项目施工现场依然一派繁忙景象。在隋伟南的带领下,技改科人员放弃周末休息,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赶工期、抓进度,确保各项目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序推进。12月17日,随着最后一块铝质靶板经现场调试总指挥及监理共同检验合格,昶旭热力3MW背压机主蒸汽管道吹扫工作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完成,为接下来实现整套机组并网发电和创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示范电厂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
目前,3条工业蒸汽管网基本投入使用,该扩建项目预计年产值2.1亿元,年纯利润达到3000万元。正在巡视工地的隋伟南介绍,该项目还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隋伟南还主动担起了社会责任:公司积极为周边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本着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了辐射主要工业企业的蒸汽管线;借助公司工程师优势,积极帮周边企业想办法、出主意,并聘请专家到帅盈、金财江等公司现场查看,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优化技术降低了下游制造成本。
“下一步,我们会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深耕生物质新能源领域,将产业向上下游延伸,为寿光地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隋伟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