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22日,第三届“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举行,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主任毛相顺获提名奖。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详细了解一名扎根乡村的基层法律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 通讯员 张惠)早上6点,赶到“顾问村”为分房大会提供法律保障,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解答村民法律咨询;午饭在路边小摊简单解决,下午赶到另一个“顾问村”,村里的土地承包合同还等着他把关审核;晚上赶回所里,整理一天的卷宗档案……这就是毛相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日常。
今年47岁的毛相顺,现任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主任、山东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会长。从业23年来,他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勇扛法治使命,奔走在田间地头,努力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2015年,他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二等功”;先后荣获“全省七五普法先进个人”“潍坊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潍坊市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称号。
群众事无小事儿
愿全力做好矛盾纠纷的“灭火器”
“真心感谢,是您的努力挽救了这个家……”这是一封来自一位70多岁老人的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事情发生在一年前。当时,老人找到毛相顺,表示自己的儿子在受雇一家私人企业时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瘫痪在床,可企业在承担了一部分医药费后避而不见,更别谈其他赔偿。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下子压垮了这家人,走投无路的他们来到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求助。
毛相顺(右一)开展普法宣传
在详细了解案情后,本着能调尽调的原则,毛相顺约上双方当事人一次次上门释法明理。在经过十余次的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企业赔偿受害人40万元。拿到赔偿款,受害人一家给毛相顺送来了这封感谢信。“情绪激动的老人甚至想下跪,说我是他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但在我看来,这是我的职责。”毛相顺表示,那一刻,自己深切体会到了一名法律工作者背后的价值,感受到了用一己之长帮助群众的成就感,也更坚定了要扎根基层、用法律守护一方公平正义的信念。
感谢信,是鼓励,更是鞭策。
基层服务遇到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理顺的是民心民意,密切的是党群关系。为更好地帮助群众化解纠纷,毛相顺牵头,依托法律服务所成立了寿光市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了“顺哥说和”调解室,组建了19人的调解团队。多年来,调委会免费调解矛盾纠纷1830余起,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在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毛相顺还担任着寿光市20个村的法律顾问。面对各村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矛盾纠纷的多元化与复杂化,毛相顺努力做好村民们的“老娘舅”,小到家长里短,大到经济纠纷,凭着公心、热心、耐心,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每一次调解,虽都是义务,但毛相顺从不应付懈怠,办公室内一面面锦旗是最好的证明。
高质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做乡村社会治理的“多面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存在诸多法律问题,急需法律服务这个“有力推手”加以保障。
毛相顺认为,作为一个“法律明白人”、一位农民的儿子,以法治之力助推乡村之治,他义不容辞。为此,在寿光市大力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时,他主动承担了10个镇共20个村的法律顾问,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叫随到为村级事务法治化保驾护航。
毛相顺(左二)到法律顾问村审查合同
近年来,毛相顺负责的顾问村中有12个陆续开展了拆迁安置工作,村情民情各种各样,可以说是“村村有差异,户户不一样”。为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加班加点,共梳理出户口迁移、土地承包、宅基地确权等遗留问题和纠纷问题,全部纳入法治轨道进行处理。特别是在81天的集中攻坚期,他先后参加了多场研判会议,每天凌晨4点准时到达工作现场,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最终,涉及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
土地流转难,是束缚乡村振兴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文家街道蔡家营西村的土地流转中,毛相顺每天步行2万多步,走遍了村里每一块土地,从方案起草、遗留问题处理、抓阄主持到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等,全程跟踪,一项不落,顺利完成了村土地调整,将村内“巴掌地”“鸡爪田”变成了正片田,一下子使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之后,他又顺势帮助该村蔬菜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商标,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条新路子。服务期间,毛相顺还把运用法治手段调地的流程、法律法规等汇编成册推广使用,让调地这个老大难有了“法治支撑”。
在毛相顺担任法律顾问的村庄,村里的承包合同、村规民约、土地发包等他全程参与,几乎与这些村的所有村民相熟,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毛”。在他的带动下,各村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毛相顺累计为各村起草和审查把关合同协议2000余份,协助土地流转达3万余亩,为农村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服务817次,法律服务覆盖500余家乡村蔬菜产业市场主体,帮助56个村增收3000余万元。
做一名公益法律人
尽己所能让法治走向“烟火深处”
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4个儿子拒不对92岁高龄的老母亲履行赡养义务,而老人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毛相顺在接到村干部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前往调查了解情况,并依法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经过两天数次上门调解,毛相顺终于做通了老人4个儿子的思想工作。最终,4人签订赡养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这只是毛相顺办理的多起法律援助案件的一个缩影。
毛相顺(右一)到大棚解答菜农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案件,虽费时费力收益甚微,甚至有时候“自备干粮”,但毛相顺从不推脱,甚至主动包揽,尽最大努力为当事人争取权益。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不但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责任与担当。
多撒播一粒法治的种子,就多一份安宁与和谐。毛相顺还是一名普法宣讲志愿者,不定期进村居、下基层、进企业、入校园,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培训、公益咨询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法;他加入蔬菜普法团队,与队员们一起在村里开办了“法治夜校”,贴近群众开展“小马扎普法”“大棚普法”等活动,将群众身边事和法律知识用“大白话”讲给群众听,深受群众欢迎;他所在的蔬菜产业法律服务工作站,已免费为菜农审查购销合同236份,为农村蔬菜合作社法治体检85次,追回蔬菜款800余万元;他自费打造“兴源说法”抖音直播间,通过“互联网+”全媒体普法的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社会讲好法律故事、传播法律知识……三年来,毛相顺先后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0余万人。
在荆棘中拓荒,用汗水浇灌梦想。毛相顺表示,身在基层多年,自己深切感受到法律让乡村发生的变化,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未来,他将继续践行法治为民初心,扎根广袤乡村沃土,用心用情服务好身边群众,守一方和谐,护万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