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寿光】寿光“过门钱里寻年味” 刻出“幸福”留住传承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潍坊报道

制作过门钱是寿光剪纸艺术的重要体现,有着久远的传承历史。传统年节时,家家户户都会贴过门钱,营造出喜庆祥和、幸福欢乐的节日气氛。2023年12月23日,寿光市组织“菜乡少年”团队来到了洛城街道马家齐村,参观了制作过门钱的工厂。

在工厂内,负责人向孩子们介绍,以前制作过门钱,要先把白纸刷成彩色,然后晒纸,再裁纸、刻纸。如今,前两步都省了,机器印刷的彩纸代替了手工印染的彩纸。随后,孩子们参观了整个过门钱的制作流程。据了解,过门钱从大小尺寸到款式字样,有十几种之多。

参观完工厂,孩子们又来到了寿光非遗街,在这里体验了制作过门钱的快乐。这里的负责人先是给孩子们展示了手工制作过门钱的步骤,他拿出了大大小小好多把刀头各异的刻刀,沉甸甸的枣木“锤子”(用来敲击刀进行刻制)和一叠裁好的彩纸,装订整齐,用“锤子”敲击刻刀,不到5分钟,一叠厚厚的过门钱出现在孩子面前。演示结束后,孩子们也纷纷“上手”,制作起了过门钱。

此次体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寿光本地的历史文化,培养了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