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寿光】送法又送“福”——法治文化乡村行走进洛西村

寿光融媒讯 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切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1月16日,寿光市司法局联合寿光市书法家协会在洛西村开展“法治文化乡村行”活动。

活动现场,书法爱好者们铺陈宣纸,挥毫泼墨,在一笔一划间展现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感悟法治精神的深刻内涵。“德润民心 法安天下”“家安国盛 政通人和”“法治神州 龙腾盛世”“法彰正气 春满人间”……一幅幅内容新颖、寓意美好的法治春联,不仅写出了对新春美好的祝福,也体现出了艺术与法治的完美结合,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贴春联是咱老百姓的传统习俗,这些‘法治春联’将法治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拉近了老百姓和法律知识之间的距离。”洛西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喜说道。

洛西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近年来,洛西村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有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群众民主法治观念日益增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党建铸魂 政治引领开新

洛西村把网格化社会治理和服务作为村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员上阵、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了“村党支部—楼区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以楼区为基本治理单元,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内管理2-3个楼栋,分别设立了3个楼区党小组,明确了22个楼栋党员中心户,打通了村级网格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结合党员积分管理,推行党员自律公约,为每位党员申请了二维码,随时接受群众监督,调动了党员参与社会治理及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规范管理 法治保障强基础

在村级治理工作中,洛西村注重坚持民主管理,通过“村监委”、“阳光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具体组织实施;注重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规范审查合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调解志愿服务队,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注重法治文化引领,投资建设了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着力提升村民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强化智能管理,采取“人防+技防”的模式,对小区实行全覆盖监控。

文化育人 德治教化树新风

打造“孝”文化长廊,对“新二十四孝”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孝道美德;建设300平方米、容纳180人的儒学讲堂,配以儒家文化长廊,定期邀请市儒学专家为群众开展儒学讲座。每年开展“红旗楼道”、“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正向引导,让讲道德、讲文明成为全村主流氛围,推动群众整体文明程度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