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近日,2023年度潍坊市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其中在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域,《寿光市创新“标准化+”机制引领蔬菜产业迈向千亿级》成功入选。
近年来,围绕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紧扣“标准化”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以“人才+科技+专利”推进标准研发、以“种子+种植+物流”做强全产业标准、以“品牌+开放+交流”强化标准推广,引领寿光蔬菜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蔬菜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升级,实现了“立足潍坊、带动山东、辐射全国”。
创新“人才+科技+专利”机制
以标准研发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设施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蔬菜新品种的鉴定工作。作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了解决育种等“卡脖子”问题,该集团先后创建了省部级研发创新平台,组成了高层次人才领衔的育种研发团队,搭建蔬菜产业成果转化平台,让更多专业人才在这里实现梦想。
这也是寿光市搭建平台引才育才工作,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的一个缩影。围绕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破题,寿光市着力聚集全球农业领域标准化专家,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蔬菜)、国家蔬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等27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引进落户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绿色食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等权威科研院所,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为标准化支撑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聚焦科技兴农,寿光市针对设施蔬菜种苗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蔬菜病虫害精准鉴定等关键技术难题,与华为农业、海尔卡奥斯等开展深度合作,以工业互联网思维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重塑,研制推广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种新模式和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实现了“设施蔬菜药肥双减”等绿色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突破,累计授权专利199件、软件著作权97件,为科技成果转化成标准奠定坚实基础。
在标准化生产中,专利技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寿光市持续优化标准供给结构,融合专利形成技术标准,将专利技术嵌入标准应用,启动了126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研制,形成了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发布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5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竞争力大幅提高。
创新“种子+种植+物流”机制
以标准应用做强产业“全链条”
立足蔬菜产业优势,从产地环境到温室建设,从种苗选择到种植技术,从采后加工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寿光从“一棵菜”发力,“全链条”生产,越来越多的菜农实现了标准化种植,蔬菜园区实现了“工厂化”运营,蔬菜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跨越式突破。尤其近年来,寿光市紧盯“种业芯片、标准种植、物流供应”三大“卡点”,以标准应用抢占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模式”。
加速种业创新,做强农业“芯片”,打造中国“种业硅谷”,这是寿光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针对蔬菜种业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等“卡脖子”风险,我市建立了山东蔬菜种质资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种质资源2.5万份,保护和登记的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205个,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成为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础建设重要基地。
走进稻田镇西丹河村,一排排崭新的高标准蔬菜大棚坐落有序。在这里,蔬菜种植实现了上云管控、智能精准、集成作业,品质农业区域发展新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强化标准种植,组织对所有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大培训,全面推行农资、技术、管理、检测、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化服务,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种植、检测等全环节数据实时采集上传,1500余家蔬菜合作社、所有农户的农产品“带证明上网、带编码上线、带标识上市”,实现了全程智慧化追溯。
“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蔬菜稳产保供离不开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寿光拥有全国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的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物流园区。为了统筹解决市场交易难题,完善包装贮运标准规范,寿光形成了“培训-指导-认定-服务”标准化物流模式,蔬菜年交易量900余万吨、交易额100亿元,辐射全国20多个省,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市。
创新“品牌+开放+交流”机制
以标准推广争做行业“领跑者”
“崔西一品”西红柿、孙家集苦瓜、纪台长茄、古城番茄……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蔬菜品牌,得益于寿光对蔬菜品牌的挖掘提升。近年来,寿光大力实施蔬菜品牌化战略,坚持“品牌引领、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标准信息共享与服务,全面叫响“寿光蔬菜”金字招牌。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寿光市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加强国际出口蔬菜标准比对分析,与韩国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蔬菜质量标准化指标参数互认,引进欧盟等标准参数,加大等同采用ISO蔬菜标准、CAC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蔬菜等级出口标准的力度,突破国际贸易隐形壁垒、畅通进出口贸易渠道。深度参与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与“荷兰丰收联盟”合作共建种业标准化研发基地,每年出口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蔬菜达200多万吨。
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针对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等突出问题,寿光市加快实施品牌兴农强农富农战略,成功注册“寿光蔬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配套制定发布《“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地理标志产品种植标准,全面提升“寿光蔬菜”品牌影响力。目前,寿光已拥有蔬菜类商标162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80%以上的园区蔬菜以品牌形式进入北京、上海等20多个地区。
为了做强做大寿光蔬菜产业,我市通过展会聚合开辟合作交流“新赛道”,充分利用菜博会、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等平台,深度交流蔬菜质量标准推广应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推动蔬菜标准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引领寿光蔬菜标准稳步走向世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开展标准引领突破行动,扎实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项目建设,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助推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升级一体化发展,以‘标准化+’引领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