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袁萍)家门口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宽阔平整,遍布城乡的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各级各部门及爱心人士不定期上门送温暖……从细微处着手,听民意、解民忧,用行动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寿光市各级各部门立足发展大局,聚焦民生实事,通过微改造、小更新,实现小扩容、大提质,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优化城区功能布局,铺展了宜居宜业新画卷。
家门口的路畅通了,民心顺了
日前,在圣城街道怡景花园小区中心广场上,居民们在长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欢快地在小区景观长廊追逐打闹,留下一串串热闹的笑声。“以前这里坑坑洼洼,大家都不敢让孩子们在这里玩儿,现在一切都变了。”说起小区广场近期的变化,住户张大爷连连称赞。
曾经,怡景花园北区的路是居民心中的“顽疾”。由于全部维修费用较大,物业只能进行零星修补,常常因拦路修道影响出行,居民的意见不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日前,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寿光市宏建市政养护公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小区道路进行改造修护。
要想彻底解决难题就要动用公共维修基金,可1500户还有近400户没有缴纳这笔钱。于是,怡景花园社区积极对接寿光市房产中心,通过楼道内张贴通知、微信群通知、入户催缴等方式,成功催缴330户。随后,紧锣密鼓召开业主代表会议、入户签字……很快,工程顺利开工。
“路平了,我们居民的心也顺了。”同样圆梦“幸福路”的还有美林景苑小区的居民们。为整修坑坑洼洼的小区道路,在小区维修资金缴纳不足的情况下,社区联合帮联单位、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党支部和小区物业公司召开联席会,确定整修方案。如今,美林景苑小区道路宽敞整洁。
铺平的是道路,更是居民的心路。近年来,寿光市主动回应居民的期盼诉求,坚持“群众工作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大力探索创新为民服务形式,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宜居感,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溢满家园。
路上有“家”,城市更有温度
“在外面扫完地,渴了能在这里喝杯水,累了可以休息会儿,还可以为手机充电,真的很贴心。驿站的这些服务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太感谢啦!”日前,在洛城街道中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爱心驿站内,刚刚干完活正在休息的环卫工人付师傅由衷地感慨道。
在这个爱心驿站内,设有便民服务区、阅读区、应急救援区等多个服务区域,配备了桌椅、饮水机、制冷和供暖设备、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还有雨伞、书籍、报刊,可谓是“驿站虽小,功能俱全”。
不光户外工作者,孩子们的“避风港”也不能马虎。在洛城街道,为把“为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街道聚焦家长接送学生遮阳避雨问题,建起学生接送亭,为学生提供了“避风港”。“路上车来车往,孩子们有这么个等车的地方,再也不用担心日晒雨淋了,我们家长也放心了。”家长秦先生介绍,每年开学季,街道干部、志愿者都会开展暖心护学行动,中小学还成立了“5+1”护学岗队伍,由分管副校长、安全科长、班主任、保安、民替(辅警)和家长志愿者组成,负责在每日上下学期间疏导车流和人流,维持校门口交通秩序,携手为学生平安上下学构筑安全防线。
据了解,像这样的“避风港湾”几乎遍布寿光城乡。
近年来,寿光市按照“临街靠路,就近便利”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区和镇街人员流量、站点面积及管理条件等因素,在市区临街的商超、金融企业网点、车站、社区服务大厅等场所,建设了一批“爱心驿站”“劳动者港湾”等,为群众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临时避雨”等爱心服务,站内志愿者随时做好提供帮助的准备,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寒冬不寒,暖心服务送上门
“天越来越冷了,您穿厚点儿,注意保暖。”“您这个报警器没有问题,生炉子时一定要注意通风。”……连日来,稻田镇持续开展温暖过冬入户走访行动,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详细询问群众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了解掌握特殊群众的温暖过冬情况,查看防寒越冬物资准备是否齐全,取暖设施、取暖物资是否到位,叮嘱他们雨雪天气注意保暖,把温暖和问候送到困难群众“家门口”。
在化龙镇北柴东村,村“两委”成员带领志愿者主动捐款近3000元,分别为北柴东村、南柴、务本等村的孤寡老人制作棉衣棉裤。为了给每位老人做出合身又厚实的棉衣,志愿者们提前为各位老人量好尺寸,趁着天晴阳光足,志愿者们提前将棉衣片、棉花晾晒好,你一针我一线,缝制出20余套棉衣棉裤。“为了让老人们穿着暖和,我们都是去买最好的棉花和布料,尽量给做得厚点,让老人们穿着暖和。”一针一线,都代表着对老人的关爱,志愿者们缝制的不仅是一件棉衣,更是一份冬日的守护。
类似活动,在寿光市各镇街陆续开展,镇街村干部们持续加大“访民问暖”力度,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确保辖区群众平安温暖过冬。
在圣城街道,500多名街村干部对全街道4239名75岁以上老人开展集中走访,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在纪台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坚持“全覆盖走访”的工作思路,一户不落地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全方位、多举措保障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在洛城街道开展的新春送“福”活动中,街村干部走进各村、小区居民家中,将新春的问候与满满的“福气”提前送到群众家里……
岁月有寒,温暖持续。连日来,我市各镇(街)村干部坚决扛起保障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的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政策,及时把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温暖守护千家万户,让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