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裁缝匠王凤英:一尺一剪裁时光 一针一线缝岁月

binary_middle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刘忠)服饰见证着时代变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理念曾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缝纫机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件儿”,“裁缝”这个行当自然也很“吃香”。如今,这个行当随着制衣机械化的推广发展,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日前,记者在台头镇北洋头村发现了一家老裁缝店。据了解,店主王凤英从事裁缝行业已有30多年,凭着一台缝纫机和一身好手艺,她成了当地响当当的裁缝匠。采访中,脚踏缝纫机的“嗒嗒”声,勾起了她对旧时岁月的怀念。让我们穿越时光,听老裁缝讲述那段服饰“芳华”。

时间:上世纪70年代

孩童时代物短缺

立志成为“制衣人”

“小时候,我们穿的多是黑、蓝、灰三色为主的衣服,布料单一、做工粗糙。”53岁的王凤英回忆起自己孩提时代的服饰时说,当时家家户户物资匮乏,做衣服可是件大事,“那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那么多衣服穿,家中兄弟姊妹多,老大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上世纪70年代,王凤英印象最深的服饰就是“的确良”,这种布料舒适滑爽,耐穿易洗。这种面料的出现,在当时缓解了棉布供应紧张的局面。

“手握剪刀、脚踩缝纫机的裁缝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行当,能掌握这样一门手艺,就意味着可以养家糊口,全家跟着‘衣食无忧’。”王凤英说,自己从小腿脚不好,下地干活不方便,好在上天“给”了她一双巧手,所以她从小就喜欢做针线活,梦想着成为一名裁缝。

“我17岁那年想出去学做衣服,家里人知道后都很支持。于是,我专门到潍坊学习了缝纫。”王凤英说,勤快又好学的她,靠着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块划粉和一个熨斗,穿针引线,不到一年便出徒。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风霜雪雨赶集路

量体裁衣述“芳华”

学成后,王凤英便带着案板、布料等家什,赶集做衣服。“上世纪80年代,做衣服的要比买成品服装的多,我一般5天赶两个集,其他时间就在家里赶工做衣服。”王凤英坦言,以前裁缝做衣服简单,男女老少款式基本一样。

当时,缝纫机已慢慢开始引领时代潮流,看似大好的形势,却有着激烈的行业竞争。从选面料、量尺寸、做裁剪,到缝边、锁眼、钉扣子,每一道工序都得扎扎实实、毫不含糊,这也是王凤英对于缝纫手艺的自我要求。

那时王凤英虽然年轻,但她手脚麻利、不怕吃苦。布料被平整地铺在案板上,一把尺子、一块三角形画片,三下五下就画好了线。然后,拎过一把裁缝专用的大剪子,看着剪刀“嗤嗤嗤”地划过布料,听着缝纫机针“嗒嗒嗒”地跳动……伴随着布料被水熨斗熨烫时“嘁嘁嘁”地升腾起缕缕白气,她下去的每一剪都果断顺畅,每一个针扣的打进穿出又稳又准。抬手挥袖间,拷边机的盘线方式、吊起的熨烫线,每个细节都处理精细。她说,做一件衣服要上百道工序,有10000多针脚,要做到“不露一个线头,不留一丝褶皱”。因为手艺精巧、价格实惠,王凤英收获了一大批顾客。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衣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发生了转变,一些顾客对衣服的款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紧跟那个时代的潮流,王凤英经常外出学习制作新样式,像西装、双排扣、八片裙、百褶裙等,很早便在她所在的镇村流行。

时间:2014年至今

“指尖舞者”靠手艺

裁缝店里守匠心

“2000年以来,时代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一个样,做衣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于是我便顺应时代所需,增添了婴儿衣服、抱被等手工品及衣服修改等服务业务。”王凤英说,2014年,为了工作方便,她不再赶集做衣服,而是开了裁缝店,这样老顾客有需要时可以直接到店里找她。

王凤英的裁缝店不算大,却“五脏俱全”,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她如鱼得水。一张木板大长桌是操作台,她裁剪布料、熨烫衣服都在这里完成。操作台上放着老式剪刀、数字有些模糊的尺子等,靠墙边一排大小不一的盒子里盛着各种工具和纽扣、拉链等零碎配件。缝纫机、锁边机这些经过岁月打磨的老物件和这间裁缝店一样,朴实中透着岁月的痕迹,陪伴王凤英度过了一段悠长的时光。

几十年来,王凤英始终以实惠的价格给十里八乡的顾客做衣服,让乡村的百姓穿得既体面又时尚。不仅如此,她还为顾客提供补撕口、缝纽扣、换拉链、改橡筋、改裤脚等服务,在每针每线的缝纫中,都藏着她的匠心精神。“现在做衣服的顾客少了,修改衣服的多了,很多顾客网购了衣服不合适,就会想找我改改,这让我这个老裁缝觉得还算有用。”王凤英微笑着说,裁缝这个老行当,看似传统古老却蕴含着创新生机,很多年轻的裁缝现在非常善于“改衣服”,一些新款羽绒服、外套等,也能制作得非常新潮,所以,她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一声手艺人 一生“守”艺人

时代的变迁,带来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美丽服饰;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不知不觉间将裁缝挤进了历史深巷。恍然回首,像王凤英这样的老裁缝,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采访中,王凤英说,曾经她也收过不少徒弟,但后来因为看不到前景,都没有继续这一行业,只有她一直在执着坚守。

一声手艺人,一生“守”艺人。一针一线,一裁一缝,缝补的是岁月情怀,延续的是文化技艺。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以非文字的方式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变迁。裁缝匠的存在并不显眼,却被深深需要,他们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时光冉冉流过的坚实痕迹,让我们铭记这份从手里流露的温暖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