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您好,请拿好通行卡,祝您一路顺风。”三十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在三尺岗亭中进行着日复一日的取卡、递卡动作,把笑容和温暖带给每一位司机和乘客。在岗亭之外,也有一套“固定动作”陪伴了他二十多年之久——撸起衣袖、展开臂弯、握拳献血……他就是49岁的山东高速寿光收费站收费中队长张效平。
无偿献血
用大爱诠释人生价值
自1999年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至今24年的时间里,张效平无偿献血40次,共17800毫升,约相当于4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有同事称他为“献血达人”,但他总是笑笑说:“算不上什么‘达人’,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就感觉很满足。”
1999年,张效平第一次走上献血车的时候,从未想到这一天对他来说是那么意义深刻。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情景,他说:“那天,我看到停在村里的献血车时,突然就有一种想法:如果自己的血液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走上献血车,毫不犹豫地捐献了200毫升血。“献血后,身体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当天还是正常地工作、生活。”献血后不久,张效平收到了血站的反馈信息:您的血液已经在患者体内流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顿时,一种快乐与被需要的满足感充盈着他的内心,张效平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无比欣慰。
有了第一次献血经历后,张效平一发不可收拾。从2002年起,他成为一名每年固定鲜血1至2次的“献血达人”,献血量也从开始的一次200毫升,增加到后来的400毫升。慢慢地,献血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虽然张效平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但他在默默无闻的献血坚守中挽救了许多生命。2010年,为了帮助白血病患者,张效平还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并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了保证献血时血液合格,他平常很注意健康管理,少油腻、多清淡,经常锻炼身体,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份“事业”。如今,受张效平的影响,他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在年复一年的无偿献血过程中,张效平收获了众多荣誉,还获得过2008年至2009年度、2018至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这条公益道路上,他的脚步愈发坚定。他说:“这一个个证书,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救助,甚至是生还的希望,所以,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动力十足!”
热心奉献
用行动兑现爱的承诺
生活中,张效平是一个热心无私的人;工作中,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自从1993年参加工作,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张效平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一名收费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在收取高速通行费、疏导车辆、查验大件运输车辆、维护外广场秩序等工作中,他始终用高度的责任心为司机和乘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尤其是在2003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更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行动践行为民初心。
在高速路上,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张效平时刻关注着收费站周围的一切,一旦有司机或乘客遇到困难,他总是尽己所能给予暖心帮助。
“多亏你帮我换好轮胎,让我及时回家过年,谢谢你!”2月9日中午,一辆小轿车停在山东高速寿光收费站车道出口附近,司机不停地向张效平表示感谢。原来,当日上午11时许,张效平在外广场巡逻时发现一辆小汽车开着双闪停在路边。小汽车距离车道出口不远,周围大货车行驶速度较快,司机又站在车边,情况很危险。张效平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原来,小汽车一个轮胎漏气,已经瘪了下去。司机是一名年轻女士,看着漏气的轮胎很无助。将女司机和车辆安置到安全区域后,张效平立即回岗亭拿来便民服务箱更换轮胎。10分钟后,备用轮胎换好,这一系列操作让他汗流浃背。但他还是细心提醒司机,备胎最高行驶时速是有限的,要尽快前往修车处修补好轮胎再跑高速。
车辆起火,他毫不犹豫冲上前,拎起灭火器帮助司机灭火;司机因车辆故障或大雪天气滞留,他帮对方推车,送上方便面、开水等物品;车辆发生故障堵塞收费通道,他立即招呼同事们帮助司机将车移到安全区域……像这样的热心举动,张效平几乎每天都在做。不仅是工作中为司机和乘客服务,工作之外,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扶老助残、卫生清理等社会公益活动。由于表现突出,张效平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怀着感恩的心,快乐地生活。”这是张效平的座右铭。他说:“不管是无偿献血,还是在生活中、工作中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别人,这都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奉献永无止境,我将在公益道路上无怨无悔地继续前行。”